第9章 皖北诡墓案3(3/3)
了。
”
老秦知道他是担心再闹厉鬼害人命。
“像你说的,这底下不止这一口棺材,而是一个墓葬群。
”
“这事我们可不管了,还得麻烦你去协调当地的文物考古部门来看看。
”
老秦双手一摊,明显不想再出力。
郑所长也不含糊:
“这个没问题,我还要去追缴那两个死者先前拿走的陪葬品。
”
“不过,我有些担心……这墓要是闹鬼,让他们一挖,不会闹出更大的麻烦吧?”
老秦哈哈笑了起来,拍了拍郑所长的肩膀:
“郑所,你听说哪个考古队出过这种事?”
“隔行如隔山,你不懂,每个考古队都有几个高人,这些小墓,对他们来说都是小儿科!”
郑所长头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是吗?这么专业的吗?”
可转念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
“对对,是没听说过考古队出过这方面的事,看来天天跟这些古尸、古墓打交道的人都有些道道啊。
”
老秦抬头看了看天色,已经擦黑了:
“算了,今天有点晚了,这个小阵得有人看着,我们俩今晚在车上睡。
”
“郑所,你抓紧去协调考古队吧,争取明早上能过来跟我们对接。
”
“哎呀,那可辛苦二位了,放心,我这就去安排!”说完郑所长急匆匆地跑了。
胡不凡看着他的背影问道:
“师父,咱们真得在这看着呀?要不您找个宾馆睡吧,我在车上守着。
”
老秦看着胡不凡认真的脸笑了笑:
“行啊,小子,胆子和义气都够了。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你现在还看不了,真出点事,你应付不来。
”
胡不凡看了一眼那口漆黑的大棺材,犹豫着又闭上了嘴巴。
心想也是,万一真出什么事,自己这点能耐确实不够瞧的。
要说郑所长这人虽然嘴碎,人却真不错,也特别细心。
到了晚上七点多,他带着两个年轻的民警又跑了过来。
一来是说已经联系好了文物、考古部门,二来是带来了打包的酱驴肉和烧鸭,还带了两瓶酒和两件军大衣。
胡不凡仗着自己年轻,又是小辈,自然不能让老秦熬夜:
“师父,您睡吧,我看着。
万一有什么事,我再叫您。
”
老秦把自己那瓶酒一仰头喝了个精光,没说什么,躺在后排座位上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胡不凡坐在前排驾驶位上,盯着那两个插着小旗子的坟包。
说实话,心里还是有些害怕的。
特别是到了后半夜,突然起了风,刮得周围的荒草和那两面小旗子哗啦啦直响。
温度也低了下来,给人一种下一秒厉鬼就会破土而出的感觉。
也不知道是冷的,还是紧张的,胡不凡时不时就打个寒颤。
多亏还有一瓶白酒,不时灌上一口,才能暖和不少。
就这样,总算撑到了东方泛白,风也停了,倒是没出什么事。
不过胡不凡也挺不住了,不知什么时候,趴在方向盘上睡着了……
这一觉睡到天光大亮。
周围渐渐开始嘈杂起来,胡不凡睁开眼睛向车外看去。
此时荒地上已经站满了人,足有二三十个,都戴着小凉帽。
仔细一看,老秦也在人群中,正跟一个白头发的老人说话。
胡不凡忙着跑下车,也想听听是怎么回事,可却一句也没听懂。
两个人跟对古诗一样——
老秦说:“山是山来水是水,走山过海元良腿。
”
那个老头更是绝,接了句:“桥是桥来路是路,各守各道相扶助。
”
这都是啥?
胡不凡想破脑袋,也没记起课本上有这些东西。
回去的路上,胡不凡问起这事。
老秦嘿嘿笑了两声:
“那是盘道,老爷子是中原淘土陆家的人,完全有能力镇住那贝勒墓。
”
“淘土?陆家?”
胡不凡还是听不懂。
“淘土就是盗墓!”
老秦嘴角扬了起来:
“小子,你该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
喜欢我在警局破诡案请大家收藏:()我在警局破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