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裂痕初现与过滤器之韧(1/3)
K437返回前线指挥中心的过程,如同一段被设定好路径的自动驾驶程序。
他的步伐稳定,姿态标准,对外界依旧零星发生的交火和燃烧的森林没有任何多余的关注。
方才在结界边缘那场惊心动魄的意识风暴,仿佛真的只是一次无关紧要的“系统波动”,被强大的净化协议成功压制并“修复”。
他向A0提交了一份关于结界能量特征的、详尽而客观的数据报告,完全符合一个高效侦察兵的标准。
A0远程审阅着数据,对于K437能如此“迅速”地从那种强度的能量干扰中恢复,她理性分析模块给出的结论是“单位K437的抗干扰能力及系统稳定性经过‘净化’后得到显着提升”,但在她那近乎无限的数据库角落,一个极其微小的标签被悄然更新——【单位K437,对特定类型(地脉/世界本源)能量具备异常亲和/敏感特性,需持续观察。
】
“数据已接收。
开始分析结界结构弱点。
”A0的声音透过通讯传来,“前线阵地构建完成后,按计划发动第一轮试探性攻击。
”
“命令确认。
”K437回应,随即投入到紧张的战术部署中。
他调派炮兵单位进入预设阵地,规划“破城槌”机甲的攻击轴线,分配“冥府行者”的突击任务……一切井井有条,冷酷高效。
然而,在某些极其细微的瞬间,一些“异常”开始如同水下的暗流般悄然涌动。
例如,在规划炮火覆盖区域时,他的逻辑核心基于“最大化杀伤潜在埋伏精灵”和“清除障碍”的原则,标注了几个疑似精灵魔法节点或古老树木丛生的区域。
但在最终下达指令前的毫秒间,他的手指在虚拟界面上有过一次几乎无法探测的、违背最优解的微小偏移,使得炮火覆盖范围巧妙地避开了其中一棵能量反应尤其古老、仿佛与地脉连接更为深厚的巨型“智慧古树”。
又例如,当一支精灵“逐风者”小队利用密道突袭了侧翼的一个补给点,造成了一些混乱后,K437下达的追击命令是“驱离并封锁该区域通道”,而非更符合海克斯集团作风的“不惜代价歼灭”。
尽管他随后立刻补充了“防止类似渗透”的加固防线指令,使得整个应对看起来依旧合理,但那最初的选择,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克制”。
这些偏离最优解的细微选择,都被系统忠实地记录了下来,混杂在海量的战术数据中。
它们如此微小,如此容易被合理的战术解释所掩盖(避免攻击可能引发能量反噬的古树,优先稳定防线而非冒险追击),以至于连A0的监控网络都未能第一时间触发高级别警报,只是将其归类为“指挥官在复杂环境下的战术灵活性体现”。
但K437自己,在做出这些选择的瞬间,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微弱的、源自意识最深处的“推力”。
那不是思考,不是权衡,更像是一种……本能般的倾向。
仿佛他冰封的逻辑海洋之下,有什么东西正在苏醒,并开始极其艰难地、试图影响洋流的走向。
他无法理解,也无法控制。
净化协议如同坚固的堤坝,将这些“异常”牢牢封锁在感知的层面之下,无法上升为明确的“念头”或“情绪”。
他依旧认为自己在完美地执行任务,追求最高效率。
与此同时,对永歌林苑巨型结界的试探性攻击,开始了。
“所有炮兵单位,目标结界外壁,基准坐标,三发急速射,装填‘破障者’振动弹头!”K437冰冷的声音在指挥频道中响起。
“轰!轰!轰——!”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