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镇上的洋灰与心事(1/2)
李二柱揣着两百文钱,天不亮就往镇上赶。
土路被晨露打湿,踩上去软乎乎的,两旁的庄稼地泛着青,空气里飘着泥土和麦苗的清香。
他走得急,布鞋很快就沾了层泥,裤脚也被草叶勾出了毛边,可心里那股劲却像揣了团火——他总觉得,这趟镇上之行,会是个转机。
镇上比村里热闹多了。
早点摊子支在街口,油条的香味混着豆浆的热气飘得老远;杂货铺的门板一扇扇卸下,掌柜的正踮着脚往门框上贴新写的童叟无欺;几个穿短打的汉子扛着锄头走过,嘴里嚷嚷着要去牲口市看看。
李二柱攥紧兜里的钱,顺着路人指的方向,找到了那家卖洋灰的杂货铺。
铺子不大,柜台后堆着些布匹和农具,角落里果然摆着几袋灰扑扑的东西,袋子上印着歪歪扭扭的洋文。
掌柜是个留着山羊胡的瘦老头,见李二柱盯着洋灰看,眯眼笑道:后生要买洋灰?这可是好东西,城里盖洋楼都用它,硬得能扛住马车轧。
多少钱一袋?李二柱声音有点发紧。
五百文,少一文不卖。
掌柜敲着柜台,这是从天津卫运过来的,运费就占了一半。
李二柱心里一沉——他带的钱连一半都不够。
他摸了摸兜里的钱,又看了看那袋洋灰,咬咬牙:掌柜的,能不能先赊一半?等俺挣了钱就来还。
掌柜头摇得像拨浪鼓:赊账?俺这小本生意可经不起。
再说,你一个乡下后生,拿啥保证能还上?
正僵持着,门口传来个清脆的声音:王掌柜,这洋灰俺要一袋。
李二柱回头,见春杏挎着个竹篮站在门口,辫子上的红头绳格外显眼。
她走到柜台前,从篮底摸出个布包,倒出五百文铜钱,俺娘让俺来买的,说要修修猪圈。
王掌柜眉开眼笑地收了钱,给春杏搬洋灰。
李二柱脸涨得通红,讷讷道:你咋来了?
俺娘听说你要来买洋灰,怕你钱不够。
春杏把洋灰袋往他这边推了推,声音放轻,这袋你先拿去用,王老五家的活要紧。
那你家猪圈...
俺爹说先对付几天,等你挣了钱,再帮俺家修不就成了?春杏低头抿了抿唇,耳尖红了,俺在村口等你,你快去找王老五说话吧。
李二柱看着她的背影,心里又热又酸,攥着那袋洋灰,像是攥着团沉甸甸的暖。
他没再多说,扛着洋灰就往王老五家赶——王老五住在镇东头,是个矮胖的汉子,见李二柱扛着洋灰来,眼睛一亮:后生真能弄来这东西?
王叔放心,俺保证把屋顶修得滴水不漏。
李二柱拍着胸脯,工钱不用多,给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