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野葱解腻与韭花酱香(1/3)
秋阳洒在草原上,给枯黄的草叶镀上一层浅金色。
耶律现蹲在毡帐旁的空地上,手里捏着一根刚挖出来的野葱,翠绿的葱叶还带着湿润的泥土,他扯掉根部的泥沙,随意在衣角蹭了蹭,就往嘴里送。
脆生生的野葱嚼在嘴里,一股辛辣的滋味瞬间在舌尖炸开,带着泥土的清新,冲散了嘴里残留的酸粥味。
他满足地吐掉葱根,咂了咂嘴,心里暗自感叹:“还好有这野葱,好歹有点味道,比那天天喝的酸糜子粥强多了。
”
自打弄明白草原上的粥为啥总是发酸,他心里就没断过郁闷。
前些天,他跟着负责部落饮食的老妇人准备食物,亲眼看到老妇人从陶罐里舀出几块灰扑扑的“奶疙瘩”,那奶疙瘩硬邦邦的,表面还泛着一层白霜,凑近了能闻到一股浓烈的酸味。
老妇人将奶疙瘩敲碎,放进煮沸的糜子粥里,搅拌几下,原本还算清爽的粥瞬间就染上了酸气。
“这奶疙瘩咋这么酸?”耶律现忍不住问。
老妇人叹了口气,一边往粥里撒着一点点细盐——那盐粒带着黑色的杂质,看着就粗糙,“草原上缺盐啊,小少爷。
这奶疙瘩是把羊奶熬稠了发酵出来的,发酵了才酸,蘸着粥吃,能顶半个盐的用处。
咱们这些牧民,平时哪能像您这样吃上细盐,全靠这酸东西提味呢。
”
这话让耶律现恍然大悟。
他终于明白,牧民们不是喜欢吃酸粥,而是没办法。
草原上没有固定的盐矿,部落里的盐全靠跟商队交换,或者去遥远的盐湖采盐,一来一回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盐自然成了稀罕物。
只有他这样的部落贵族,才能偶尔吃上带着杂质的粗盐,普通牧民只能靠发酵的奶疙瘩、酸酪来弥补缺盐的缺憾。
更让他意外的是,为了让食物更有“味道”,有些牧民还会用“醋布”——就是把麻布泡在发酵的奶汁里,反复浸泡晾干,让布料吸足酸味——吃饭时撕一小块蘸着吃,那股酸劲,比酸粥还冲。
“缺盐真是件要命的事。
”耶律现坐在草地上,揪着身边的枯草,眉头紧锁。
盐是人生存的必需品,缺盐会让人浑身乏力,甚至生病。
长期这样下去,部落的人身体怎么能好?可他愁的是,去哪找盐矿呢?他只知道后世有些草原地区有盐湖,可现在他连自己具体在哪个位置都不清楚,更别说找盐矿了。
想了半天也没头绪,耶律现干脆站起身,打算去草原上转转,说不定能找点别的“调味品”。
他记得前世去草原旅游时,当地牧民总喜欢用韭花酱蘸肉吃,那酱带着浓郁的韭香,咸香开胃,正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