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简仪之问(2/3)
。
拒绝是不可能的。
凌云立刻露出惶恐又略带好奇的神色:“前贤遗宝,小子岂敢妄言?若能远远观瞻一二,已是天大的福分。
若公公不弃,小子愿尽力一试,然才疏学浅,实不敢担保什么……”
“看看无妨。
”马三宝语气平淡,转身向外走去,“张总旗,带他过来。
李铁头,你们继续做事。
”
“是!”张总旗应声,对凌云使了个眼色。
凌云深吸一口气,对李头儿和赵老蔫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安心,然后拄着棍子,一瘸一拐地跟上张总旗。
李头儿和赵老蔫看着凌云远去的背影,脸上充满了担忧和后怕,但眼神深处,却也有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们知道,这个瘸腿的年轻人,恐怕要一飞冲天了,只是福是祸,难以预料。
凌云跟着张总旗,穿过层层守卫,来到中军区域一处守卫格外森严的大帐外。
这帐子比寻常军帐大了数倍,显然不是用于居住的。
帐外侍卫验过张总旗的腰牌,又仔细搜查了凌云全身,确认没有携带利器,才放他们进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进入大帐,凌云便感到一股不同于外界的历史沉淀感。
帐内灯火通明,正中位置,一架巨大、古朴、由青铜铸造的复杂仪器静静地矗立着,在火光下泛着幽暗的光泽。
它由多层圆环嵌套组成,上面刻满了精细的刻度符号,尽管部分地方有了铜绿和磨损的痕迹,但依旧能感受到其设计的精妙和铸造工艺的高超。
这就是简仪!凌云心中赞叹,目光瞬间被吸引,作为一名工程师,对这种凝聚了古代智慧的精密机械有着天生的热爱。
朱棣并不在帐内。
只有马三宝和另外一个穿着文士袍、面容清癯、眼神锐利的老者站在简仪旁。
那老者凌云那日在大帐中见过,正是道衍和尚姚广孝。
此刻他并未穿僧袍,但那股深沉的气质丝毫未变。
“王爷偶感不适,已歇息了。
让咱家和少师(姚广孝的官职)来看看。
”马三宝解释道,目光却紧盯着凌云的反应。
凌云连忙向姚广孝行礼:“小子凌云,见过少师。
”
姚广孝微微颔首,目光如幽潭般深不见底,声音平和:“居士不必多礼。
马公公说,居士于机巧之物颇有见解。
此简仪乃前朝郭守敬所制精品,惜年久失修,这赤道环转动颇为涩滞,不知居士可能瞧出些端倪?”他伸手指向仪器上方一个巨大的青铜环。
凌云道:“小子尽力。
”他拄着棍,慢慢靠近简仪,不敢用手直接触摸,而是凑近了仔细观察那赤道环与下方支撑轴的连接处。
灰尘、氧化物的堆积、或许是微小变形导致的摩擦……这些都可能造成转动不灵。
但他很快排除了这些表面原因,他的目光被连接处一种极其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磨损痕迹吸引了。
那是一种非正常的偏磨。
他沉吟片刻,小心翼翼地问道:“马公公,少师,小子冒昧,可否取些清水与细棉布来?再要一盏灯烛近些照亮。
”
马三宝示意侍卫去取。
东西很快送来。
凌云用清水稍稍润湿棉布一角,极其小心地、避开刻度区域,轻轻擦拭连接处的缝隙,将一些积年的污垢清理掉。
然后他借着烛光,更加仔细地观察那磨损痕迹。
半晌,他抬起头,语气谨慎地说道:“公公,少师。
小子愚见,此枢机涩滞,非仅因尘垢。
其根源在于……基座或有极其微小的沉降不均,导致承轴之处受力偏斜,长年累月,不仅转动困难,更会加剧磨损,若强行转动,恐伤及轴枢根本。
”
他点出的不是简单的润滑问题,而是基础沉降导致的结构性问题!这需要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马三宝和姚广孝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一丝惊诧。
姚广孝缓缓开口:“哦?沉降不均?居士如何得知?可能修复?”他的问题直指核心。
凌云心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