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钢火炼心(3/3)
化。
“差不多了!”一位经验最丰富的老炉工根据火焰和测温环的软化程度,嘶哑着喊道。
“出炉!”凌云果断下令。
利用水力驱动的倾覆机构缓缓启动,巨大的炉体开始倾斜,炽白的、仍在沸腾的铁水被倒入预热的砂模中,形成一块块红热的熟铁块。
“快!送水锤!”早已等候多时的工匠们用长钳夹起那些灼热的铁块,冲向轰鸣的水锤。
重锤落下!“哐!!!”地动山摇,火星如瀑!锻打、延展、杂质被挤出……“哐!!!”“哐!!!”
每一次锤击,都仿佛敲在所有人的心坎上。
一块锻打好的熟铁块被夹到凌云面前,迅速淬火降温。
李头儿抢上前,用锤子敲击边缘,听其声;又用锉刀打磨表面,观其纹。
“成了!成了!”李头儿激动得声音变调,举起那块泛着青灰色光泽的铁块,“质地均匀!韧性极佳!是好熟铁!比俺老李过去一整天炒出来的还好!”
工棚里瞬间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工匠们看着那块堪称艺术品的熟铁,看着那仍在轰鸣的机器,激动得难以自已。
郭衡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然而,凌云却拿起另一块同时锻打、但工艺参数略有不同的铁块,仔细检查着,眉头微蹙:“这一块脱碳似乎过了些,略显软了。
记录:搅拌时间多了一刻,炉温偏高一度(根据测温环估计),成品偏软。
下次试炼,调整参数。
”
他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而是立刻开始了数据分析和技术迭代。
接下来的日子,天工院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冶金实验室。
炒钢炉日夜不休地试验着不同的配料比例、炉温、搅拌时间。
另一边,灌钢法的试验也在同步进行,不同配比的生熟铁叠打,记录着每一次的成果与失败。
数据本子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看似枯燥的数字和现象描述。
工匠们从一开始的不解,到后来慢慢发现,按照凌云的“数据之道”去调整,成功的几率果然在不断提高!
优质的熟铁和初级钢料开始稳定地产出,虽然产量还无法完全满足水锤的胃口,但质量却远超外购的铁料。
用这些自产好铁锻打出的兵刃,韧性和强度都有了质的提升。
消息传到朱棣耳中,这位燕王殿下再次亲临。
他拿起一把用新式“自产钢”打造的腰刀,用力劈砍测试用的旧甲片,刀口仅微微卷刃,而甲片应声而裂!
“好刀!”朱棣眼中精光四射,爱不释手,“此刀锐利坚韧,堪为百炼精品!凌云,你又立一大功!”
他环视着烟气缭绕、机械轰鸣的天工院,看着那些忙碌而充满希望的工匠,沉声道:“传令!天工院所产新铁新钢,优先供给孤的亲卫营和前锋营!一应所需,倾力供给!凌云,孤要你在三月之内,让此等兵刃,装备满孤的五千精锐!”
压力再次如山般压下。
五千精锐的装备,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
但凌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压力,更是一种信任和前所未有的机会。
他躬身领命,抬起头时,目光越过欢呼的人群,看向了更远处。
高炉、焦炭、真正的工业化炼钢……这些念头在他脑中疯狂滋长。
钢火炼心,炼的不仅是钢铁,更是一个时代的脊梁。
他知道,脚下的路,还很长。
但这火,既然已经点燃,就绝不会轻易熄灭。
喜欢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请大家收藏:()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