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墨香识雅韵(3/3)
…也是熬了一冬心血,光是好纸好墨就耗去三四十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呸!就这破纸烂墨!还敢提钱?”那被称作郑公子的年轻人冷笑一声,手指用力一捻画轴,“十文,不卖?那就别怪我帮你长长记性!”他身后的几个帮闲模样的人立刻摩拳擦掌上前一步,狞笑着盯住老者那些可怜的画作。
老者吓得面如土色,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周围的摊贩行人都低头匆匆而过,无人敢上前。
这郑公子似乎是此地的常客,众人皆知其有些背景,平时便有些欺行霸市。
崔?眉头微蹙,方才魏老墨韵书坊里的暖意还在心头盘旋,眼前这一幕却似一盆冷水当头浇下。
他认得那幅《岁寒三友图》,用笔虽显拘谨,但松竹梅的形态、空间穿插已有章法,设色亦古雅,看得出老者的功底和一丝不苟的态度,绝非郑公子口中所言的“连顽童涂鸦不如”。
他放下手中的半块胡饼,缓缓站起身。
刚走出几步,一个身影比他更快地插了过去。
“郑兄,何必与老人家为难?”声音清脆熟悉。
崔?一看,却是方才告辞离去的王介之!他不知何时去而复返,此刻就挡在郑公子与那老者之间,脸上依旧是那明朗洒脱的笑容,手里还捧着一个刚买的食盒,显然并未走远,只是去买东西了。
那郑公子显然认识王介之,脸上的跋扈收敛了几分,但依旧梗着脖子:“王公子?你怎么管起这闲事了?这老东西的东西本就卖得贵,还不知好歹!”
“此言差矣。
”王介之笑容不变,眼神却淡了一些,“书画之道,见仁见智。
郑兄眼光独到,但老人家熬冬辛苦也是实情。
这样吧,这幅画我看着古意尚存,颇有几分趣味,小弟出一贯钱,买下了。
如何?”他从怀里掏出一贯铜钱,不由分说塞到那还在发愣的老者手中。
一贯钱!周围响起低低的吸气声。
这价钱足以让老者眉开眼笑了!
郑公子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王介之这一手,既打乱了他的计划,用一贯钱狠狠扇了他的面子,又保全了他自己的颜面。
他狠狠剜了一眼那老者和王介之,最终目光落在王介之身后不远处的崔?身上。
崔?刚才起身的意图也被郑公子看在眼里。
“哼!”郑公子冷哼一声,对着王介之勉强拱拱手:“王公子好阔气!佩服!今日就看在你的面子上!”他转而对着老者,声音阴冷:“老东西,算你走运!下次再碰上,可没这般好事了!”说罢,又瞥了崔?一眼,那目光中的阴鸷和一种“我记住你了”的威胁不言自明。
他一挥手,带着那几个泼皮悻悻离去。
惊魂未定的老者连声向王介之道谢。
王介之只是笑着摆摆手,示意无事,顺手拿起那幅《岁寒三友图》,并未多看便交给了身后的崔?:“画不错,归你了。
留着赏玩或者改日裱起来都成。
”他语气自然,仿佛随手送出一件小玩意儿,对郑公子的威胁毫不在意,也并未对崔?之前的举动有任何询问。
崔?接过那尚带着老者体温的卷轴,心中感慨万千。
这位王公子的行事,当真是率性中透着侠义。
他看了一眼郑公子离去的方向,又将目光落在王介之脸上,郑重道:“王公子援手之德,又添一笔。
崔?记下了。
”
王介之哈哈一笑,拍拍崔?的肩:“不值一提!些许小事,扰了崔兄用饭兴致。
我这买的樊楼肉脯和蜜饯果子正好当点心,走,寻个茶肆坐坐?”他扬了扬手中的食盒。
崔?摇了摇头:“多谢公子美意。
今日得蒙魏老赏识,已定下契书。
方才观看墨宝心得颇多,正欲回去整理思绪,也为明日誊抄做个准备。
”他婉拒了邀请。
不是不识抬举,而是深知,今日已欠王介之多矣。
王公子越是慷慨洒脱,他心中那柄名叫“自知”的尺子便越是清晰。
眼下更重要的是将书坊的契书真正落到实处,稳住根基,潜心向学。
王介之也不勉强,洒脱一笑:“崔兄志心学海,介之佩服!也好,那小弟便先走一步,改日再来墨韵书坊叨扰兄台笔墨!”他冲崔?拱拱手,便又带着那魁伟仆人,融入熙攘人潮。
崔?拿着那幅意外的《岁寒三友图》,站在喧嚣渐起的寺市街头。
怀中揣着书坊的契书,心头却记挂着那郑公子离去时怨毒的眼神。
这位锦衣纨绔视其如蝼蚁,却因王介之横插一手而折了脸面。
那阴狠的一瞥,如芒刺在背。
汴京的路,非但有雪化后的泥泞,更有这繁华之下的暗流与人心的深壑。
一面是魏老品鉴的墨香雅韵与王公子的磊落豪情,一面是郑公子这等权贵爪牙的横眉冷对。
崔?紧了紧手中的画卷,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抬头望了望天色。
冬阳偏西,寒意又将卷土重来。
“当自砥砺。
”他默念一句,不再停留,转身向着“悦来”客栈所在的那条偏僻小胡同走去。
雪后初晴的暖光短暂地拥抱过他,映着那笔挺而孤直的背影,拖出一道沉静坚韧的痕迹。
喜欢月照寒襟请大家收藏:()月照寒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