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2/3)
,欲与于将军合兵收复北疆城。
云州境内原有驻军十五万,如今朱厚烈亲率三十万大军增援,总兵力已达四十五万之众。
北疆城的大汉守军仅有十万兵力,如此悬殊的差距,想要固守城池恐怕难如登天。
当朱厚烈大军抵达云州时,汉军早已获知军情。
汉宣帝刘病已攻占北疆后并未凯旋归朝,皆因君臣心知肚明——趁虚夺取北疆易如反掌,但要守住这座城池却是难上加难。
刘病已与霍光留守北疆,正是预料到明军必将大举**。
在他们原先的估算中,十万汉军足以抵御数十万明军进攻。
此刻北疆城吴王府内,探马疾奔入殿:禀皇上、霍大将军,最新军报显示明帝朱厚烈已亲率三十万大军抵达云州。
刘病已闻言立即望向霍光。
这位出身市井的皇帝虽善治国,却不通兵事,军务全赖霍光主持。
霍光沉着分析道:北疆城乃明军自建,城防固若金汤。
我军虽仅十万之众,但据险而守,三十万敌军不足为虑。
不过云州原有十五万驻军,合计四十五万大军压境,即便占据地利,恐也难以久守。
刘病已沉吟道:既然如此,唯有继续增兵。
霍光当即劝阻:万万不可!我大汉四面强敌环伺,蒙元、大秦皆虎视眈眈。
此次抽调十万大军已是极限,若再调兵必致防务空虚。
倘若邻国趁虚而入,我大汉将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霍光如今权倾朝野,是大汉最有权势的臣子,同时也是最忠诚的臣子。
他对七国当前的局势了如指掌。
目前大汉能够调往大明北疆的军队仅有十万之众。
刘病已询问道: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应对?
霍光微笑着摇头:病已,你现在是大汉天子,许多事情需要自己思考对策。
老臣尚在,还能为你分忧,但年事已高。
若有一日老臣不在了,你也应当能够独当一面。
刘病已虚心受教,认真思索起来。
霍光还是给出了提示:大明皇帝亲率四十五万大军出征,而大明总兵力不过百万。
如今半数兵力都调往北疆,其他地区的防御是否会出现空虚?
聪慧的刘病已立即领悟:大将军的意思是,我们应该趁机出兵攻打大明其他城池?
确实要攻打其他城池,但不该动用我们的军队。
话已至此,刘病已若再不明白就太愚钝了。
这位汉宣帝确实才智过人,当即领会:大将军是说,要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对抗大明。
正是!此时大隋王朝必定很愿意出兵攻打大明南方。
霍光点头道。
在这片大陆上,大明居于**位置,四面强敌环伺,同时面临蒙元、大隋、大汉和大唐的压力。
北疆与蒙元、大汉接壤,南疆则与大隋、大唐相邻。
在此等形势下,大明能屹立多年不倒,足见历代皇帝的雄才大略。
朱厚烈并未料到汉朝会想到联合隋朝共同对付大明。
此时他已率军抵达北疆城外五十里处安营扎寨。
稍作休整后,朱厚烈便带领大军直赴北疆城。
北疆城下,朱厚烈单骑立于城门,仰首望向城楼守军。
朕乃大明皇帝朱厚烈,特来感谢大汉皇帝替朕镇守北疆。
如今朕亲率大军至此,还请诸位撤出城池,物归原主!
朱厚烈的声音清晰传入城中每个角落,正是上乘的千里传音之功。
听闻此言,大汉皇帝刘病已立即走出王府,现身城楼。
身披铠甲的刘病已俯视着同样甲胄加身的朱厚烈,朗声道:明皇言重了,区区小事不足挂齿。
只是前些时日朕已将北疆划入大汉版图,恐怕一时难以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