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故思缠(1/3)
次日,谣言似汹涌的潮水,来势愈发汹汹。
起初,那些恶意中伤的话语,不过是在宫外街边小巷里暗自涌动,如阴沟中的老鼠般鬼鬼祟祟。
可如今,却像鬼魅般在宫内肆意流窜,无处不在,仿佛每一个角落、每一道回廊,都被这股邪恶的气息彻底笼罩。
这些谣言毫无意外地传进了佩思卿的耳中。
当她听到那些不堪入耳的言语时,正在摆弄书卷的手瞬间微微一顿,眼神中刹那间闪过一丝怒意,可须臾之间,她便恢复了平静。
她深知,在这宫廷之中,情绪一旦轻易外露,便极有可能被人抓住把柄。
她缓缓放下书卷,起身在寝宫内从容踱步。
脚步不紧不慢,却仿佛每一步都精准地踏在自己的心思之上。
她的眸光中透着冷静与坚毅,在这看似柔弱的身躯里,藏着一颗无比坚定的心。
她明白,若任由这些谣言肆意蔓延,自己将如同陷入无边的泥沼,越挣扎便陷得越深,更为严重的是,国之根基也会因此而摇摇欲坠。
顾砚舟听闻谣言后,怒火瞬间升腾,怒不可遏,即刻下令彻查。
他在书房内来回急促踱步,眉头紧紧锁起,眼神中满是焦虑与决然。
“这些无稽之谈,竟敢诋毁皇后,朕定要让造谣者付出惨痛代价!”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帝王与生俱来的威严。
然而,调查的过程艰难重重,并不顺利。
派出去的人手纷纷汇报,线索如同蛛丝般细微且难以捕捉,仿佛幕后黑手有着通天彻地的本事,能将所有痕迹都抹得干干净净。
顾砚舟心中明白,这背后必定是有人精心策划,且势力不容小觑,绝非等闲之辈。
与此同时,佩思卿也并未坐以待毙。
她暗中迅速召集了自己的心腹,这些人皆是她在宫廷多年来精心培养、绝对信得过的。
她神色凝重,目光坚定地说道:“此次谣言来势汹汹,不仅关乎我与陛下,更关乎国家的安稳。
你们务必仔细查探,绝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心腹们领命后,迅速四散,展开行动。
几天过去了,恰逢城中大旱,烈日高悬于天际,仿佛一个巨大无比的火球,无情地炙烤着大地。
土地干裂,一道道裂缝如同恶魔狰狞的大嘴,疯狂吞噬着一切生机。
百姓们苦不堪言,庄稼颗粒无收,水源日益枯竭,饥饿和干渴如同附骨之疽般紧紧纠缠着每一个人。
佩思卿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扭转局面的绝佳契机。
她精心梳理好自己的发髻,换上一身素净却不失端庄的服饰,前去拜见顾砚舟。
见到顾砚舟后,她微微屈膝行礼,轻声说道:“陛下,如今大旱肆虐,民不聊生,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臣妾身为皇后,理应为百姓、为国家出力,这也是洗清那些流言的大好时机。
”她的声音轻柔却坚定,眼神中满是恳切。
顾砚舟看着她,眼中流露出担忧之色,他深知此行艰难且充满危险,但看到佩思卿那坚定的神情,也只好轻轻点头应允。
顾砚舟紧紧握住佩思卿的手,认真且郑重地说道:“卿儿,此番前去,定要万事小心。
朕会在宫中全力支持你,无论遇到何事,朕都与你同在。
”佩思卿微微颔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有了顾砚舟的支持,她更觉信心倍增。
佩思卿走出宫门,踏入那片被烈日炙烤得近乎扭曲的大地。
阳光刺眼夺目,她却没有丝毫退缩。
她迅速组织起人手,打开粮仓,将粮食分发给那些饥饿的百姓。
在施粥棚前,她不顾自己尊贵的皇后身份,亲自拿起勺子,为百姓盛粥。
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每一勺粥都像是一份满满的关怀。
她轻声安抚着百姓:“大家不要着急,都会有粥喝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百姓们看着这位平日里高高在上的皇后,此刻竟如此亲和爱民,眼中充满了惊讶与感动。
然而,仍有部分百姓心存疑虑,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着:“皇后娘娘这是作秀吧,就凭这能证明她不是不祥之人?”“就是,前朝覆灭的事可没那么容易过去。
”
佩思卿听到这些议论,并未生气,反而更加坚定了要改变百姓看法的决心。
她清楚地知道,仅仅施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顾砚舟在宫中也没闲着。
他紧急召集了朝中的能臣,商议应对大旱之策。
他神色严肃,目光扫视众人,说道:“如今大旱,百姓受苦,皇后已前往民间赈灾,朕等在宫中也不能坐视不管。
各位爱卿,可有良策?”大臣们纷纷进言,有的建议开仓放粮,有的提议寻找新的水源。
顾砚舟认真倾听,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最终制定出一套全面且细致的救灾方案。
他立刻派人将方案送到佩思卿手中,以便她能更好地开展赈灾工作。
佩思卿收到方案后,心中倍感欣慰。
她按照方案,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救灾措施。
同时,她还召集了城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