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劫·乱(2/3)
卿卿,往后的日子,朕定不会让你再遭受半分委屈,日月星辰皆可为朕的誓言作证。
”佩思卿垂眸,长长的睫毛如蝶翼般微微颤动,刻意避开他炽热的目光,似是不敢直面这份承诺。
她微微点头,心中却如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交织在一起。
这承诺,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动听而又遥远。
前路漫漫,危机四伏,这承诺究竟能有几分成真,她无从得知。
可如今的她,别无他法,也只能怀着一丝侥幸,走一步看一步了。
顾砚舟迎娶苏晏殊的消息传出后,整个都城都为之轰动。
此次迎亲的排场极大,浩浩荡荡的队伍从皇宫一直延伸到苏府。
彩绸飘舞,鼓乐喧天,迎亲的花轿装饰得金碧辉煌,与当年迎娶佩思卿时相比,丝毫不落下风。
不同的是,往昔顾砚舟仅是随朝臣子,行事多有掣肘,如今却手握生杀大权,风光无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这风光,却与佩思卿再无关联。
迎亲前三天,顾砚舟以她身体抱恙,参与迎亲活动会过度劳累为由,下令将她禁足于椒房殿。
名义上是为她着想,实际上却将她与这场婚礼彻底隔开。
都城内,迎亲队伍宛如一条舞动的长龙。
唢呐手鼓足了腮帮子,吹奏出欢快的曲调;鞭炮噼里啪啦地响着,纸屑漫天飞舞。
皇宫大殿内,红烛高照,烛火在微风中欢快地跳跃。
群臣身着华丽的朝服,举杯欢庆,脸上堆满了笑容。
舞女们身着轻薄的舞衣,在大殿中央翩翩起舞,长袖飘飘,如仙女下凡。
丝竹之音萦绕在殿内,将气氛烘托得愈发热烈。
反观椒房殿,宛如一座被遗忘的孤岛,一片死寂。
殿外,只有两名侍卫如雕像般笔直站立,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殿内,烛火昏黄,将佩思卿的影子拉得很长,显得格外孤寂。
她缓缓踱步到窗边,望着远处灯火辉煌的宫殿,思绪如乱麻般交织。
她与顾砚舟的感情,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算计与无奈。
当初,她被先帝当作制衡顾砚舟的棋子,稀里糊涂地送进顾砚舟府中。
犹记得初见时,顾砚舟身着一袭白衣,身姿挺拔,面容俊朗,宛如春日暖阳,的确让她心动过。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她渐渐发现顾砚舟野心勃勃,心中装的是朝堂权势,是帝王霸业。
两人在兴趣爱好、志向抱负上,都难以达成共识,交流越来越少,隔阂越来越深。
曾经的心动,在岁月的消磨下,渐渐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只是相处久了形成的习惯。
正沉思间,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
佩思卿下意识地转身,只见一名宫女端着托盘,小心翼翼地走进殿内。
宫女身着素色宫装,神色恭敬,微微欠身说道:“娘娘,这是御膳房特意为您熬制的参汤,陛下吩咐,让您务必按时服用,好调养身子。
”佩思卿盯着热气腾腾的参汤,心中顿时警惕起来。
在这敏感时刻,顾砚舟突然派人送来参汤,究竟是真心关怀,还是另有不可告人的图谋?她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念头,思索片刻后,神色平静地对宫女说道:“本宫这会儿没胃口,你先放着吧。
”宫女听后,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但又不敢违抗命令,只得将参汤放在桌上,行礼后缓缓退了出去。
没过多久,窗外传来一阵细微的声响,像是有人在压低声音窃窃私语。
佩思卿心中一紧,轻手轻脚地走到窗边,刚要探头查看,却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朝着椒房殿奔来。
她下意识地后退几步,心跳加速,手心也微微沁出了冷汗,心中暗自揣测:这深夜到访之人,究竟是谁?又怀着怎样的目的?
佩思卿心跳如雷,目光死死盯着那扇紧闭的殿门。
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她猛地攥紧衣角,指节泛白。
就在这时,门“哐当”一声被撞开,三个蒙着面的黑衣人裹挟着一股肃杀之气闯了进来,手中明晃晃的利刃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你们是何人?竟敢擅闯椒房殿!”佩思卿强装镇定,厉声喝道,声音却在颤抖。
殿外巡逻的侍卫听到动静,迅速冲了进来,可还没等他们靠近,黑衣人手中甩出几条铁链,瞬间将侍卫们捆了个结实。
紧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