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武装侦察连(3/3)
原地等待分配结果的宣布。
刚才会议室里那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他们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
虽然不知道具体内容,但也能猜到,肯定是有大任务。
这让一些原本还沉浸在“天之骄子”幻想中的学员兵,心里也多了几分惴惴不安。
谭建林站在队伍的边缘,心思早已不在眼前的等待上。
他在脑海中飞速盘算着。
武装侦察连……
这绝对不是他期望的去处。
根据他穿越前对现代军队编制的了解,以及这几天旁敲侧击获得的信息,合成旅的武装侦察连,通常是旅里遂行侦察、渗透、袭扰、引导打击等特种作战任务的尖刀力量。
其对单兵的体能、技能、意志品质要求,几乎是全旅最高的!
训练极其艰苦,甚至可以说残酷!
这对于那些在军校里按部就班、更侧重理论学习的“学生官”来说,简直就是地狱级别的开局。
“下面,宣布新毕业干部具体分配单位。
”
负责分配的干事拿着一份名单,开始面无表情地念起来。
“张明远,一营火力连,任排长。
”
“李浩,二营装甲步兵一连,任排长。
”
“……”
一个个名字被念出,大部分人都被分配到了各个合成营下属的步兵连、坦克连、炮兵连或者保障分队。
这些单位虽然也各有挑战,但总体而言,还算符合新干部的常规发展路径。
被念到名字的中尉,脸上或多或少都流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终于,干事念到了一个关键的名字。
“谭建林。
”
谭建林的心猛地提了起来。
“武装侦察连,任排长。
”
干事的声音不高,但在安静的广场上却异常清晰。
“嗡……”
谭建林的耳边仿佛响起一阵轻微的轰鸣。
果然是武装侦察连!
而他周围,其他新中尉们的反应,则更加直接。
几乎是名单宣布的瞬间,十几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了谭建林身上。
那些目光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惊讶、同情,甚至还有一丝幸灾乐祸。
“武装侦察连?我去,谭建林这运气也太‘好’了吧?”
“听说侦察连的训练量是普通连队的两倍,而且标准变态高!”
“是啊,我师兄去年分到侦察营有些部队编制不同,可能有侦察营,三个月不到就因为训练伤申请调走了。
”
“啧啧,咱们这些学院出来的,体能本来就不是强项,去侦察连……怕是很难待下去啊。
”
“可不是嘛,体能跟不上,训练成绩垫底,还怎么当排长?怎么带兵?估计很快就会被边缘化了。
”
“看来,之前火车上那个老中尉说的没错,部队的水深着呢,不是光凭学历就能混好的。
”
窃窃私语声在人群中弥漫开来。
那些之前还在高谈阔论“三年副连、五年正连、三十岁当营长”的“天之骄子”们,此刻看向谭建林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即将奔赴“刑场”的倒霉蛋。
他们或许还没完全理解部队的复杂性,但对于“武装侦察连=艰苦+高淘汰率”这一点,还是有着清晰认知的。
被分到这种连队,别说五年当连长了,能不能顺利干满排长这个任期,都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晋升之路,从一开始就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谭建林清晰地感受到了周围投来的各种目光,也听到了那些压低了声音的议论。
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站在原地,脸色有些发白。
郁闷!
前所未有的郁闷!
他不是怕吃苦。
作为一名决心要在军队中闯出一番天地的穿越者,他早就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
但他怕的是,自己的优势无从发挥!
他的优势是什么?
是来自另一个时空的知识储备!是对未来战争形态的理解!是那个“不败军队养成系统”提供的理论和潜在技能!
这些优势,更适合在需要运筹帷幄的指挥岗位,或者技术含量高的专业岗位上发挥作用!
比如,去旅部的作训科当个参谋,参与蓝军方案的设计?
或者,去电子对抗连、无人机侦察分队这种技术密集型单位?
那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他的“外挂”!
可现在,他被扔进了武装侦察连!
一个几乎完全以单兵体能和传统侦察技能为主导的单位!
他能想象到接下来的日子。
无休止的五公里、十公里武装越野……
泥潭里的格斗、障碍场上的攀爬……
严苛到变态的射击、潜伏、渗透训练……
这些训练,系统或许能帮他强化体能,但他的核心优势——那些超越时代的知识和理论,在这些训练科目中,又能发挥多少作用呢?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每天累得像条死狗,在泥水里摸爬滚打,被那些体能强悍的老兵和提干军官们甩在身后,然后因为“学生官体能不行”而被战友轻视、被领导质疑的未来。
那种感觉,光是想想,就让他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压抑。
“妈的,开局就是地狱难度吗?”谭建林在心里狠狠地骂了一句。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头的烦躁和郁闷。
事已至此,抱怨无用。
武装侦察连……就武装侦察连吧!
喜欢当兵:从军校毕业下基层开始!请大家收藏:()当兵:从军校毕业下基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