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深山建兵工,反坦手榴弹显威(2/3)
观音土耐火性好。
”
徐昊眼睛一亮,立刻让战士去挖观音土。
经过三次改良,熔炉终于能稳定熔铁了。
当第一根用坦克炮管改造的无缝钢管出炉时,王铁匠用卡尺量了又量,激动得手抖:“成了!壁厚误差不到半毫米,能做弹体了!”
第十八天,首批五枚聚能破甲手榴弹终于造好了。
这种手榴弹用铁轨钢锻成圆柱形弹体,顶端装着缴获的日军引信,底部焊着六片尾翼保持飞行稳定。
徐昊特意在弹体刻了道凹槽,能让炸药能量集中在一点——这是系统蓝图的关键设计。
试爆选在隐蔽的山坳里,李云龙和赵刚都来了。
徐昊选了块从日军坦克上拆的装甲板(厚12毫米),摆在二十米外的土坡上。
他深吸一口气,拉开引信,心里默数五秒后奋力掷出。
手榴弹呼啸着落地,“轰隆”一声炸开。
硝烟散去,众人跑过去查看,装甲板上炸出个浅浅的凹坑,边缘裂开细缝但没穿透。
周铁柱捡起弹片:“威力是比普通手榴弹大,但这也炸不穿坦克啊?”
徐昊眉头紧锁,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聚能装药需使用硝化甘油增强威力,当前黑火药效能不足】。
他一拍大腿:“问题在炸药!咱们用的黑火药威力不够,得想办法造烈性炸药。
”
王铁匠突然开口:“俺听说黄崖洞用硝石、硫磺和甘油造过炸药,就是危险性太大。
要不试试把缴获的炮弹炸药拆出来用?”
这个主意让徐昊眼前一亮。
他们立刻拆解缴获的日军炮弹,小心取出里面的TNT炸药,重新装填手榴弹。
第二天再次试爆,这次手榴弹准确命中装甲板,“当啷”一声脆响,装甲板被炸开个拇指大的窟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成了!”战士们欢呼起来。
李云龙抱着装甲板反复查看,突然大笑:“好小子!这玩意儿虽不能正面击穿,但打履带、油箱肯定管用!给老子赶紧造,越多越好!”
就在兵工厂全力生产时,侦察兵带来紧急情报:日军一个中队(约150人)带着三辆95式轻型坦克,正往鹰嘴崖方向移动,目标是摧毁兵工厂。
李云龙立刻召集干部开会。
徐昊指着地图上的“一线天”峡谷:“这里最窄处只有五米,坦克只能单列通过。
咱们分三层阻击:第一层埋铁轨地雷炸履带,第二层用机枪压制步兵,第三层由反坦克小组用新造的手榴弹炸坦克薄弱部位。
”
他特意强调:“新手榴弹数量有限(只有20枚),必须等坦克进入十米内再投。
周班长带两个小组,专门打坦克履带和观察孔。
”
赵刚补充道:“老乡们全部转移到后山山洞,张大爷带几个年轻力壮的负责送弹药和伤员,妇女们准备好绷带和草药。
记住,安全第一。
”
战斗部署紧锣密鼓地展开。
战士们在峡谷两侧的悬崖上挖了掩体,把机枪架在茂密的松树下;铁轨地雷被巧妙地埋在碎石堆里,引线接在旁边的灌木上;反坦克小组每人背着两枚新手榴弹,趴在伪装的草垛后待命。
次日清晨,日军的坦克轰鸣声由远及近。
三辆95式坦克排成纵队,后面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