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练兵磨利刃,协同破敌侦察队(2/3)
壶,猛灌了两口,抹了把嘴:“徐参谋,俺服了!这新战术真能挡得住冲锋,你咋教,俺就咋练!”
周围的战士们也看呆了,刚才还觉得花里胡哨的战术,真用起来竟然这么管用。
李云龙在土坡上看得清楚,忍不住咧嘴笑:“好小子,有你的!张大彪,从今天起,一营全天训练,物资优先供应,要是谁偷懒,你跟老子说!”
接下来的半个月,一营的训练场成了晋西北山区最热闹的地方。
徐昊把训练分成三个阶段:早上练体能,负重三十斤越野五公里——负重用的是老乡们捐的粮袋,里面装着沙土;上午练协同,一个班分成“火力组”(两挺机枪)、“突击组”(四支步枪)、“支援组”(两枚反坦克手榴弹+三枚普通手榴弹),反复练“火力覆盖-突击推进-手榴弹封锁”的流程;下午则结合实战场景,模拟日军的碉堡、坦克,让战士们练攻坚。
系统的【战场数据分析】功能帮了大忙。
每次训练后,徐昊都能看到每个班的漏洞:有的班机枪手射击角度太窄,有的突击组推进太快脱离掩护,他再针对性地调整。
有一次,二连的协同训练总是出错,系统提示“机枪手与突击组距离超过五米,火力衔接断层”,徐昊让他们把距离缩到三米,果然一次就成功了。
训练间隙,王铁匠带着工人们也没闲着,每天推着小车来送新造的武器——改良后的ZB-26轻机枪,枪托垫了软木,后坐力小了不少;还有加装了简易瞄准镜的步枪,精准度提升了三成。
战士们拿到新武器,训练的劲头更足了,连王虎子都拿着新机枪,琢磨着怎么能打得更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天中午,训练刚歇下来,李婶带着几个妇女送来熬好的小米粥。
她看到新兵狗剩的草鞋磨破了,脚趾渗着血,赶紧从篮子里拿出一双新布鞋:“孩子,快换上,这是俺连夜做的,鞋底纳了三层布,耐穿。
”
狗剩是刚参军的老乡,才十六岁,脸红着接过布鞋:“李婶,俺……俺有钱,俺给您钱。
”
“提啥钱!”李婶拍了拍他的头,“你们在前线打鬼子,俺们做点布鞋算啥?等把鬼子赶出去,俺再给你做新的!”
徐昊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这就是晋西北的百姓,哪怕自己吃糠咽菜,也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战士们。
他想起系统面板上的【军民协同指数】,最近一直在涨,现在已经到了85分,这才是独立团最硬的底气。
就在训练进行到第二十天时,侦察兵慌慌张张地跑回来:“团长!徐参谋!发现一小股鬼子侦察队,大概三十人,带着两挺重机枪和一门掷弹筒,往咱们的训练场来了!”
李云龙一下子站起来,抓起驳壳枪:“来得正好!让一营的弟兄们练练手,看看这半个月的训练有没有白费!徐昊,你说怎么打?”
徐昊快速在地图上标出鬼子的路线:“他们要经过鹰嘴崖下的二道沟,那里两侧是山壁,中间只有一条小道,适合伏击。
让张大彪带一营二连埋伏在左侧山壁,用机枪压制;王虎子带三班埋伏在右侧,负责扔手榴弹;我带神枪手分队,打掉他们的掷弹筒手和指挥官。
”
“就这么办!”李云龙下令,“注意别恋战,把鬼子打退就行,别暴露咱们的主力!”
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不到十分钟就进入了伏击位置。
王虎子带着三班趴在右侧山壁的灌木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