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浴血守三阵,新兵淬火显锋芒(3/3)
利的喜悦——每个牺牲的战士和老乡,都是鲜活的生命,他们本可以和家人团聚,却为了抗战,把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
李云龙走过来,拍了拍徐昊的肩膀,声音沙哑:“别难过,他们是为了打鬼子牺牲的,值得。
咱们得好好安葬他们,让他们走得安心。
”
赵刚也带着二营的战士赶过来,手里拿着个染血的笔记本:“这是牺牲战友的名单,咱们已经安排老乡们帮忙挖坟了。
师部来电,说鬼子的混成旅元气大伤,暂时不会再进攻,咱们可以趁机休整、补充装备。
”
徐昊接过名单,上面的名字他大多熟悉——有跟他一起训练的李二柱,有帮他炸重炮的王小宝(虽然受伤但活了下来,名单上是其他战士),还有送弹药的老乡。
他的手忍不住发抖,眼泪落在雪地里,很快就结成了冰。
王铁匠带着工人们也赶来了,他们连夜修复受损的武器,把缴获的坦克零件拆下来,准备改造成新的装备。
“小徐,这些坦克的发动机还能用,俺们能改造成机床的动力装置!”王铁匠擦了把汗,“还有这些重炮,俺们能把它们改得更轻便,适合山地作战!”
徐昊点了点头,打开系统面板,【主线任务“备战张家口混成旅扫荡”第二阶段完成,评价:卓越!获得奖励:铁血积分2500,解锁“轻机枪弹链快速装填器”蓝图】。
他看着新解锁的蓝图,心里清楚,这些奖励是用鲜血换来的,每一份技术突破,都凝聚着战士们的牺牲和老乡们的支援。
当天夜里,独立团为牺牲的战士和老乡举行了葬礼。
没有哀乐,没有花圈,只有战士们和老乡们的默哀,还有李云龙洒在墓前的酒。
“兄弟们,老乡们,”李云龙的声音沙哑却坚定,“你们放心,老子一定会带着独立团,把鬼子全部赶出中国,为你们报仇!”
葬礼结束后,徐昊去看望周铁柱。
周铁柱躺在临时救护所的担架上,左腿已经截肢,却依旧笑着说:“徐参谋,俺虽然没了一条腿,可俺还能教新兵打机枪!俺的机枪班,不能少了俺!”
徐昊握着周铁柱的手,眼眶通红:“放心,你的机枪班永远有你的位置!等你伤好了,咱们一起训练新兵,一起打鬼子!”
周铁柱点点头,没再说话,闭上眼睛休息,脸上却带着坚定的表情——他还想再打鬼子,还想看到胜利的那一天。
接下来的几天,独立团开始休整、补充装备。
王铁匠带着工人们,用缴获的零件和系统解锁的蓝图,赶制轻机枪弹链快速装填器——有了这东西,装填弹链的速度能提高50%,在战场上能多争取宝贵的时间;赵刚则带着二营的战士,帮老乡们重建被鬼子破坏的房屋,还组织了春耕互助队,确保老乡们能按时播种;李云龙去师部汇报战况,顺便请求更多的医疗支援和物资;徐昊则负责训练新兵,把“士兵培训”功能解锁的战术手册教给他们,还亲自示范轻机枪的操作和保养。
第五天傍晚,李云龙从师部回来,脸上带着笑容:“徐昊,老赵,好消息!师部给咱们独立团记了集体一等功,还奖励了三百支步枪、一千箱子弹和三十箱消炎药!老总还说,咱们的‘士兵培训’方法要在全师推广,让更多的新兵快速成长起来!”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振奋起来,战士们欢呼着,老乡们也放起了鞭炮——这是对抗战胜利的期盼,是对牺牲战士的告慰。
徐昊站在鹰嘴谷的悬崖上,看着夕阳下的山谷,雪地里的血迹已经被新雪覆盖,却永远刻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他知道,抗战还很漫长,还会有更多的牺牲和挑战。
但看着身边忙碌的战士们和老乡们,看着兵工厂里熊熊燃烧的炉火,看着新兵们认真训练的身影,他心里充满了希望。
只要军民一心、团结奋战,就一定能打跑鬼子,迎来胜利的那一天。
就在这时,侦察兵小李跑回来,脸色有些凝重:“团长!徐参谋!鬼子驻张家口的混成旅残部,正在大同集结,据说要联合其他部队,对晋西北根据地发动新一轮的扫荡,兵力有两万多人,还有二十多辆坦克和五十多门重炮!”
李云龙的笑容瞬间消失,徐昊也握紧了拳头。
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但这次,独立团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有量产的改良轻机枪、改良山炮,有经过实战检验的新兵,有默契的战术配合,有坚定的抗战信念,更有千千万万支持他们的老乡。
夜色渐深,鹰嘴崖的兵工厂还亮着油灯。
王铁匠带着工人们连夜赶制轻机枪弹链快速装填器,火花映着他们满是皱纹的脸;徐昊趴在石桌上,根据系统蓝图画新的防御工事图;李云龙和赵刚在山洞里研究鬼子的动向,制定新的作战计划。
远处的大同方向,日军混成旅的营地灯火通明,坦克和重炮的轰鸣声隐约传来。
但鹰嘴崖的每个人都眼神坚定,他们知道,下一场仗会更难打,但他们不会退缩——为了身后的同胞,为了牺牲的战友,为了这片浸染着热血的土地,他们必须赢!
徐昊抬头望向洞外的星空,心里默念着:鬼子,来吧。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用钢铁和热血,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等着你们来送死!
喜欢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请大家收藏:()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