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弹尽燃薪火,奇袭断粮破困局(2/3)
了,也只够造二十条,剩下的只能用麻绳绑子弹,打起来容易卡壳。
”他说着,就拿起一根麻绳,把子弹一颗颗绑起来,手指被麻绳勒得通红,却依旧没停下。
徐昊看着熔炉里跳动的火苗,突然想起系统解锁的“轻机枪弹链快速装填器蓝图”——这是昨天完成防御任务的奖励,需要用铁皮和弹簧制作,能把散装子弹快速压进弹链,还能重复使用。
他立刻从怀里掏出图纸,递给王铁匠:“咱们按这个图纸,造装填器!用罐头盒的铁皮做外壳,弹簧用鬼子的废弃步枪零件,最多两个时辰就能造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铁匠接过图纸,眼睛一亮:“这主意好!俺们现在就动手!”他立刻召集工人们,有的去拆鬼子的罐头盒,有的去卸步枪弹簧,有的则用锉刀把铁皮磨成合适的形状。
老乡们也来帮忙,张大爷带着几个老石匠,用凿子把铁皮凿成凹槽状,手指被磨破了也没停下。
两个时辰后,第一批五个弹链快速装填器终于造好了。
徐昊亲自试用,把散装子弹倒进装填器,轻轻一压,子弹就整齐地压进了弹链,比手工绑快了三倍还多。
“成了!”徐昊兴奋地把弹链装进轻机枪,对着远处的土靶扫射,没有一次卡壳,火舌连贯而有力。
王铁匠擦了把汗,脸上露出了笑容:“按这个速度,咱们一天能造二十个装填器,足够一营的机枪班用了!”他说着,就继续带领工人们造装填器,炉火映着他们满是油污的脸,火花溅在地上,像一颗颗希望的星星。
可弹药的问题刚解决,侦察兵就带来了更坏的消息:“徐参谋!鬼子的后勤运输队来了,有二十辆卡车,拉着粮食和弹药,还有一个中队的鬼子护送,离鹰嘴崖只剩三十里了!”
徐昊心里一动。
鬼子的主力已经攻了两天,粮食和弹药肯定所剩不多,要是能端了他们的后勤运输队,就能从根本上瓦解鬼子的进攻。
他立刻去找李云龙,正好碰到李云龙在救护所看望周铁柱——周铁柱的左腿虽然保住了,但还得休养一个月,不能上战场,正躺在担架上,手里拿着挺轻机枪,在琢磨怎么拆枪栓。
“老李,鬼子的后勤运输队来了!咱们去端了它!”徐昊把侦察到的路线图递过去,“运输队要经过狼窝沟,那里两侧是悬崖,正好适合伏击,咱们带骑兵连去,速战速决!”
李云龙眼睛一亮,一拍大腿:“他娘的!正有此意!老子早就看鬼子的运输队不顺眼了!周铁柱,你在这好好养伤,等老子回来,给你带两挺鬼子的轻机枪!”
周铁柱笑了笑,把手里的轻机枪递给徐昊:“徐参谋,这枪俺调好了,射程能再远五十米,你们带着,多杀鬼子!”
徐昊接过机枪,郑重地点点头:“放心,我们一定多杀鬼子,等你伤好了,还让你带机枪班!”
当天下午,李云龙带着两百名骑兵,悄悄摸向狼窝沟。
徐昊则留在鹰嘴谷,指挥战士们加固防线,同时让炮兵小队把山炮架在高处,随时准备支援骑兵连。
赵刚也没闲着,带着二营的战士,在狼窝沟外围的山道上埋了些地雷,防止鬼子的援军突然出现。
申时左右,骑兵连到达狼窝沟。
李云龙让战士们把马藏在悬崖后的树林里,自己则带着五十名精锐,趴在悬崖边的草丛里,等着鬼子的运输队。
徐昊通过步话机,时不时给李云龙报位置:“运输队离狼窝沟还有十里……五里……三里!”
没过多久,远处就传来卡车的轰鸣声。
李云龙通过望远镜看到,二十辆绿色的日军卡车正慢悠悠地驶来,车斗上盖着帆布,能隐约看到里面堆着的粮食和弹药箱,车厢旁站着一个中队的鬼子,端着三八大盖,警惕地张望。
“等卡车进入伏击圈!”李云龙压低声音,手指紧紧攥着马刀。
当第一辆卡车刚驶进狼窝沟时,他猛地挥手:“打!”
五十名骑兵像猛虎般从草丛里跃出,马刀挥舞着,朝着鬼子的运输队冲去。
鬼子的护卫中队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骑兵砍倒了一半,剩下的鬼子慌慌张张地想拿枪,却被骑兵连的马刀一一劈倒。
“快!把卡车里的粮食和弹药搬下来!”李云龙大喊着,和战士们一起掀开车斗的帆布——里面装满了大米、罐头和子弹箱,还有几箱75mm山炮炮弹,正好能补充鹰嘴谷的弹药缺口。
可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摩托车的轰鸣声——鬼子的援军到了!李云龙立刻下令:“撤!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