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卧龙(2/3)
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接下来的话,陈到听得心神激荡,又强自按捺。
隆中对!
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隆中对,此刻就在这简陋的草庐中,从眼前这清雅青年的口中,娓娓道来!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诸葛亮的声音不高,却字字珠玑,清晰无比。
他分析各方势力强弱优劣,条分缕析,如同庖丁解牛。
荆州的战略地位,益州的天府之利,两路北伐的蓝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每一句都切中要害,直指刘备集团未来的唯一生路!
陈到即使早已知晓内容,此刻亲耳听闻,依旧为这份洞察力和战略眼光感到震撼。
这不是演义里的神机妙算,而是基于对天下地理、人心、实力对比无比精准把握后,推导出的冰冷而切实可行的阳谋!
刘备听得如痴如醉,眼神越来越亮,身体不自觉地前倾,双手紧紧抓住膝盖,激动得微微颤抖。
这盘死棋,在诸葛亮的话语中,豁然开朗!
他看到了希望,无比清晰的希望!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最后一句落下,草庐内一片寂静。
只有炭盆里木柴燃烧的噼啪轻响。
刘备已是热泪盈眶,猛地离席,对着诸葛亮深深一揖,声音哽咽道。
“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
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
诸葛亮起身,扶住刘备:“使君仁德布于四海,思贤若渴,此乃天意。
亮虽不才,愿效犬马之劳。
”
他终于应允出山!
草庐之对,尘埃落定。
陈到在阴影里,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心中波澜起伏。
诸葛亮的智慧,远非书本所能承载。
那份从容的气度,对天下大势如掌上观纹的洞察,言语间蕴含的磅礴力量,都让他深感自身的渺小。
电视剧、电影中诸葛亮的睿智、气度,不能形容真人十分之一。
陈到更加坚定了“藏拙”的决心。
在这样的人面前,任何自作聪明都是班门弄斧。
就在这时,堂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低低的争执声,打破了草庐内激荡后的宁静。
关平眉头一皱,正要出去查看。
“何事喧哗?”
刘备也收敛了激动,沉声问道。
一个刘备的亲兵在门外禀报。
“启禀主公,赵将军遣人来报,营外三里处发现数名可疑樵夫,行迹鬼祟,似在窥探营寨虚实。
赵将军已派人盯梢,特遣人请示。
”
营寨被窥探?
新野地处夹缝,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是大战前兆。
刘备脸色一肃:“可曾擒获?是何来路?”
“回主公,对方颇为警觉,未能靠近擒拿。
观其形貌口音,不似本地人,倒像是……北地流民。
”亲兵答道。
“北地流民?”
刘备沉吟,目光看向诸葛亮。
这身份太过模糊,难以判断是曹操的细作,还是真的流民。
诸葛亮神色不变,端起粗陶茶杯,轻轻啜了一口,目光再次若有若无地扫过角落里的陈到。
目光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
陈到心中念头急转。
他知道诸葛亮在看他,这是一种无声的考验。
他不能沉默,显得无能;也不能僭越,显得狂妄。
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抱拳躬身,声音沉稳清晰,带着军人的干练:
“主公,诸葛先生。
末将斗胆陈言。
北地流民,确有可能。
然值此敏感之时,出现在营寨附近窥探,不得不防。
末将以为,与其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