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夜路传笑语 雄关待盟言(2/3)
来,说这是他的一点心意。
”
赵凌丰拍了拍腰间鼓囊囊的皮囊,里面装着赵勇亲笔写的信,“他还说,等营里交接的事一了,就带着亲兵来投奔咱们,到时候咱们的队伍就更壮了!”
龙弈握紧了阿婷的手,掌心的温度烫得惊人。
他忽然想起赵勇在庆功宴上看他的眼神,欲言又止里藏着赞许;想起他在帐外低声劝赵凌丰“离那小子远点”时的无奈,其实是怕儿子被牵连;想起他偷偷塞给自己油纸包的酱牛肉时,粗粝的手指蹭过他的手背——原来这位看似粗犷的副将,心里藏着这么多的忠义与温柔,像燕回山的老松,沉默却可靠。
“还有柱子,张叔和老周叔,”阿婷轻声说,声音里带着暖意。
“柱子说要跟你学射箭,说将来要保护你和我;老周头把伙房攒了半年的铜钿都拿出来了,用布包了三层,说要给咱们买箭簇;张叔连夜赶制了十副护腕,说战场上能少受点伤。
”
夜风穿过林梢,带来远处溪流的清响,三匹马蹄声渐渐合拍,像在为这些温暖的名字打着节拍。
龙弈低头看了看阿婷被月光照亮的侧脸,又瞥了眼身旁努力挺直腰板的赵凌丰,忽然觉得,那些横在面前的大山,好像也没那么难翻越了。
只要身边这些人还在,再黑的夜,也能走出亮堂的路来。
月光下,龙弈总觉得胸口被什么东西满满当当填着,暖烘烘的,像揣了团刚燃起来的炭火。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伙夫,到如今有这么多人愿意把后背交给自己,他知道,这不是因为他有多厉害,而是因为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上,每个人心里都揣着对和平的渴盼——盼着有个人能站出来,为他们挡住那些踏碎家园的铁骑,为孩子守住灶台上的热粥,为老人留住檐下的暖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咱们和项将军结盟,”
赵凌丰的银枪在月光下划了道冷弧,枪缨红得像团跳动的火,“定要让赢昭那老狐狸知道,我们的骨头,硬得很,不是他想啃就能啃动的!”
三人说说笑笑,连马蹄声都带着轻快的调子,原本崎岖的山道似乎也短了许多。
约莫三更时分,前方忽然漫起一片灯火,沿着陡峭的山势层层铺开,像黑夜里骤然亮起的星阵——那是鹰嘴崖的军营。
与燕回山的营盘不同,鹰嘴崖的壁垒直接嵌在刀削般的山壁上,石垒的寨墙顺着山势蜿蜒,层层叠叠,像一头伏在崖边的巨兽。
火把沿着山道一路排上去,将哨兵的影子拉得老长,贴在岩壁上,像幅流动的战图。
甲胄碰撞的脆响、士兵操练的喝声、偶尔响起的梆子声,在夜空中交织,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肃杀与威严。
“好个鹰嘴崖!”
赵凌丰勒住马,忍不住赞叹,银枪指向最高处的烽燧,“项将军果然名不虚传,这布防,飞鸟都难钻空子!”
哨兵拦住去路时,目光锐利如刀,直到龙弈取出那块半片的玉佩——那是项云当年亲手交给阿婷的信物,哨兵的眼神才骤然柔和,肃然立正,拱手领路:“将军等了多时,请随我来。
”
沿途的士兵们正借着灯火擦拭兵器,磨刀石蹭过刀刃的“沙沙”声此起彼伏。
他们大多穿着磨得发亮的甲胄,脸上刻着风霜,却个个眼神如炬,见了龙弈三人,只是抬眼扫过,便继续埋头干活,那份沉稳,是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