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文火慢炖(1/3)
---
荀彧的一句“好生做事,戒骄戒躁”,如同一盏明灯,为陈暮在错综复杂的参军曹掾署指明了方向。
他更加沉静,也更加忙碌。
不仅将图籍房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开始主动协助程参军处理一些往来文书的分类和摘要,其条理清晰、要点突出的风格,让程参军省心不少。
这一日,荀彧竟罕见地亲自来到了图籍房。
他并非为紧急军务,而是来查找一些关于河内郡山川地理的旧籍。
陈暮连忙上前,根据记忆和目录,迅速找出了几卷相关的竹简和一张略显残破的帛图。
荀彧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就着窗前的光线,细细翻阅起来。
图籍房里静悄悄的,只有竹简展开时轻微的摩擦声。
赵书佐和孙书佐都屏息凝神,不敢弄出丝毫动静。
良久,荀彧抬起头,揉了揉眉心,似乎有些疲惫。
他看了一眼垂手侍立一旁的陈暮,忽然问道:“陈暮,你可会煮茶?”
陈暮一愣,随即答道:“回先生,略知一二。
”在颍川时,家学虽衰,但基本的待客礼仪和煮茶之法,他还是学过的。
“嗯。
”荀彧微微颔首,“去取些茶具来,在此处煮一壶吧。
赵书佐,孙书佐,你们也暂且歇息片刻。
”
这意外的吩咐让三人都有些错愕,尤其是孙书佐,看向陈暮的眼神更加复杂。
陈暮不敢怠慢,连忙去取了署内备用的简单茶具和一块品质尚可的茶饼,在窗边的小几上小心地点燃了小炭炉。
煮茶的过程繁琐而安静。
炙烤茶饼,碾磨成末,罗筛取细,候汤三沸,投茶入釜,搅动育华……每一个步骤,陈暮都做得一丝不苟,手法沉稳熟练,带着一种与他年龄和军旅身份不甚相符的雅致。
淡淡的茶香逐渐弥漫开来,驱散了图籍房陈旧的霉味。
荀彧静静地看着他操作,没有说话,仿佛在欣赏一件艺术品。
当陈暮将一盏色泽清亮、茶沫如雪的茶汤恭敬地奉到他面前时,他接过,轻轻呷了一口。
“火候掌握得不错。
”荀彧放下茶盏,语气平和,“煮茶如治国,心急不得,火猛则苦,火弱则寡淡。
需文火慢炖,方能得其真味。
”
陈暮心中一动,知道荀彧此言意有所指,躬身道:“先生教诲的是。
暮谨记。
”
荀彧的目光扫过窗外操练的士兵,缓缓道:“如今兖州,内忧外患,人心浮动。
很多人,包括军中一些将领,都希望能快刀斩乱麻,立竿见影。
其心可嘉,但其行往往欲速则不达。
譬如对徐州吕布,若仓促征伐,粮草不济,后方不稳,便是猛火攻之,非但难除顽疾,反易引火烧身。
”
他顿了顿,看向陈暮:“我辈所能做,便是当好这执扇控火之人。
稳固根本,调和鼎鼐,积蓄力量。
待火候到时,方能一击必中。
你整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