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玉玺迷踪(1/3)
---
二月廿八的黄昏,许都皇城浸泡在血色的余晖中。
宫墙上的箭孔尚未填补,永巷青石板缝间仍可见暗红痕迹。
一队队黑衣玄甲的虎贲卫沉默地穿梭于宫阙之间,铁靴踏碎死寂,甲胄碰撞声如同送葬的钟磬。
陈暮立在太液池畔,肩伤在春寒中隐隐作痛。
池面漂浮着几具肿胀的尸体,皆是昨日叛乱中毙命的羽林卫。
他凝视着水中倒影——自己的面容在涟漪中扭曲,仿佛也沾染了这座宫城的诡谲。
“参军。
”程昱的亲卫呈上一枚青铜钥匙,“在冷宫伏氏的妆奁暗格中发现。
”
钥匙形制古拙,匙身刻着蟠螭纹,与先前缴获的令牌同源。
陈暮接过时,指尖触到细微的凸起——匙柄内侧以毫芒小篆刻着“永寿”二字。
永寿殿!那是董卓焚毁洛阳前,汉少帝最后的居所。
“将军有令,今夜子时,永寿殿旧址。
”亲卫低语,“太医署、武库、大司农府的档案已调齐,就等参军过目。
”
陈暮颔首,目光扫过太液池对岸。
几个小太监正在打捞浮尸,动作娴熟得令人心惊。
其中一人抬头与他对视,眼神清明得不似阉人——那是程昱安插的暗桩。
回到司空府密室时,暮色已深。
三间厢房堆满卷宗,墨香混着陈年灰尘扑面而来。
陈暮点亮十二连枝铜灯,展开第一卷太医署录档。
永汉元年三月的记录残缺不全,但吉平之名频繁出现:“丙辰,吉平奉诏入永乐宫”、“戊午,吉平献金丹于相国”、“辛酉,吉平私会少府监”……在“私会”二字旁,有朱笔批注:“永乐宫即永寿殿前身”。
他指尖顿在“少府监”三字上。
少府掌管皇室私库,若玉玺真由吉平保管,最可能藏匿之处……
“可是看出端倪?”荀彧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
陈暮猛然转身。
荀令君披着墨色斗篷,仿佛从夜色中凝结而出,手中提着的羊角灯映得他面色苍白。
“令君何时回的许都?”陈暮按紧袖中短刃。
昨日荀彧分明称病返乡,此刻竟出现在程昱的密室!
荀彧轻笑:“仲德没告诉你?今晨司空急召。
”他拂开卷宗上的尘埃,“你在查吉平与少府监的往来?巧了,我正带来这个。
”
一方鎏金铜盒置于案上,开启后满室生辉。
盒中锦缎包裹着半枚碎裂的玉璧——螭龙纽,缺了右下角,断茬处可见玄奥纹路。
“传国玉玺的印样。
”荀彧语气平淡,“建安元年重修永寿殿时,从地基中出土。
”
陈暮呼吸骤停。
玉玺竟已碎裂?那众人争夺的究竟是什么?
子时的更鼓敲响时,陈暮与十名暗卫潜入皇城西北隅的永寿殿旧址。
这里曾是董卓焚毁的宫殿群,断壁残垣间荒草没膝,夜枭啼声如鬼泣。
根据玉瓶碎片与金簪地图的指引,密室入口应在殿基蟠龙柱下。
“参军,此处有新鲜脚印。
”暗卫统领指着泥地上的痕迹,“半日内有人来过。
”
脚印杂乱,至少三人,其中一双靴底纹路特殊——云头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