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二次创收(1/3)
冷库的检修进度比预想中快,张老板派来的工人傍晚就收了工,临走前拍着胸脯说“明天一早就能通电试温,密封条全换了新的,零下18℃没问题”。
刘夏站在冷库门口,看着工人收拾工具离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手机——冷库通电后,5吨冻肉和2吨蔬菜干就能搬进来,可他总觉得还不够,医疗物资里的抗生素、止血带还能再囤一批,仓库的监控也该换成高清夜视的,这些都需要钱。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荒草丛生的洼地前,风卷着尘土掠过脚踝,带着一丝凉意。
刘夏掏出手机,翻出通讯录里一个刚存不久的号码,备注是“李地产”——这是他前几天特意让张老板打听来的,李建国,本地小有名气的地产商,专做旧区拆迁改造,前世这个时候,他正栽在一个拆迁项目上,亏了近千万,差点破产。
刘夏记得清楚,李建国要拆的“老城区地块”,表面上是普通的旧民房拆迁,实则藏着陷阱——地块里有三户钉子户,背后靠着市政的人,故意漫天要价,还拿着一份几十年前的地块转让协议,说李建国的拆迁手续有法律漏洞,只要李建国敢强行拆迁,就会被起诉,到时候不仅拆不成,还要赔给钉子户和政府违约金,里外里亏五百万都打不住。
前世李建国没察觉,一门心思推进拆迁,最后被钉子户摆了一道,项目烂尾,资金链断裂,只能低价转让手里的其他地块,才算勉强撑过去。
而现在,刘夏手里握着这则“救命信息”,既能赚一笔钱,也能顺便卖李建国一个人情——末世后,李建国手里的几个仓库或许能派上用场,多一个人脉,就多一条后路。
刘夏没有犹豫,拨通了李建国的电话。
电话响了五声才被接通,里面传来一个不耐烦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疲惫:“谁啊?我忙着呢,拆迁的事一堆,没功夫闲聊!”
“李老板,我是刘夏,张建国张老板介绍的。
”刘夏的声音冷硬,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报出身份,“我知道你老城区拆迁项目的麻烦,能帮你避开陷阱,保住你五百万损失。
”
电话那头的李建国愣了一下,语气瞬间变了,从不耐烦变成了警惕:“刘夏?张建国介绍的?你知道什么麻烦?我这项目手续齐全,钉子户我也能搞定,不用别人多管闲事!”
他最近正被钉子户搞得焦头烂额,对方要价两百万一户,还拿着协议威胁他,他正愁没辙,突然有人打电话说能帮他,难免怀疑是骗子,或者是钉子户那边派来试探的。
“手续齐全?”刘夏冷笑一声,语气里带着一丝嘲讽,“李老板,你手里的地块转让协议,是二十年前的,当时的转让范围少了东侧三米,现在那三户钉子户手里,就有补全的协议,你要是强行拆迁,他们一起诉,你不仅要停工,还要赔违约金,最少五百万。
还有,那三户钉子户的后台是市政的王科长,你要是没搞定他,拆迁根本推进不了。
”
这些细节,都是前世李建国破产后,在酒桌上哭诉时说的,刘夏记在心里,现在说出来,每一个字都戳中李建国的痛点。
电话那头瞬间安静了,过了足足半分钟,李建国的声音才传来,带着明显的慌乱:“你、你怎么知道这些?连王科长都知道?你到底是谁?”
刘夏说的这些,除了他和项目核心团队,没人知道,尤其是地块协议的漏洞,他也是昨天才让律师查出来,还没来得及解决,这个叫刘夏的年轻人,竟然全部知道,这让他不得不慌。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帮你解决麻烦。
”刘夏的语气依旧笃定,带着一股不容拒绝的强势,“我有那三户钉子户的真实诉求,也知道怎么搞定王科长,能让你顺利拆迁,还不用多花一分冤枉钱,避开那五百万损失。
”
“你要什么?”李建国的语气彻底软了下来。
他现在已经确定,刘夏不是骗子,手里肯定有真东西,只要能避开损失,花点钱不算什么。
“八十万。
”刘夏没有绕弯子,直接报出价格,“我给你方案,你按方案做,顺利拆迁后,把八十万转到我账户里。
要是没成功,我分文不取,还赔你十万误工费。
”
“八十万?”李建国犹豫了一下,五百万损失和八十万相比,根本不算什么,可他还是想压点价,“能不能少点?七十万,我现在资金也紧张……”
“不能。
”刘夏直接打断他,语气里带着一丝威慑,“李老板,八十万换你五百万损失,还有项目顺利推进,很划算。
你要是觉得贵,我可以找你的竞争对手,他之前一直想抢你这个项目,肯定愿意花这个钱买我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