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道馆老道,闻风而来(3/3)
时,他眼中已一片清明。
手腕轻转,狼毫笔饱蘸朱砂,笔尖落在纸上,没有丝毫犹豫。
起笔如高山坠石,力道沉稳;行笔如流水绕石,圆润流畅;转折如老树盘根,刚劲有力;收笔如归鸟入林,利落干净。
真气随着笔尖缓缓流淌,注入符纸之中,每一笔都凝聚着他的心意——愿宅宇安宁,愿居者无忧。
阳光透过松叶洒在符纸上,让那红色的线条仿佛活了过来,隐隐透着一股温暖而稳固的气息,仿佛能抵御一切邪祟侵扰。
不过片刻功夫,一道镇宅符便已画成。
符纸中央是一个“雷”字变体,四周环绕着八卦纹路,线条虽不及智玄子的老练,却带着一股少年人特有的纯粹与坚定。
叶法善将符纸轻轻提起,递给玄阳子:“献丑了。
”
玄阳子接过符纸,先是细细端详符图的线条,见笔笔到位,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眼中已露出几分赞许。
接着,他伸出食指,轻轻点在符纸中央,一丝精纯的真气探入其中。
片刻后,他脸上露出惊讶之色,随即化为深深的赞叹:“不错,不错!笔法娴熟,真气贯通,灵力纯正,尤其是这股安宁稳固之意,竟比许多修行多年的老道还要纯粹!小小年纪能有如此造诣,实属难得,实属难得啊!”
他转头看向智玄子,笑道:“智玄子道友,你可真是教出了个好徒弟!这等天赋,再加上这份心性,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
智玄子微微一笑:“道友谬赞了。
这孩子只是运气好,又肯下苦功罢了。
”
接下来,玄阳子与智玄子在堂屋坐下,谈了起来。
他们从符箓的源流谈到各自的心得,从道家经典谈到修行感悟,时而争执,时而共鸣,越谈越投机。
叶法善在一旁静静聆听,像海绵吸水般吸收着两位前辈的智慧。
他第一次知道,原来同一种符,在不同的道派里竟有不同的画法;原来画符时的咒语,也能根据情境灵活变化;原来除了他学的这几种符,还有能呼风唤雨、沟通天地的高阶符箓……
不知不觉,日头已过了正午。
玄阳子起身告辞,临走时,他特意走到叶法善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叶小道长,你根基扎实,心性纯正,是块修道的好料子。
青云道馆虽不比清霄观清净,却也藏了些关于符箓的古籍,多是些前人的手札心得,或许对你能有些助益。
若有机会,可来县城的青云道馆坐坐,贫道扫榻相迎。
”
叶法善又惊又喜,连忙躬身道谢:“多谢玄阳子道长美意!弟子若有机会,定当登门拜访,向道长请教!”
看着玄阳子的身影消失在山路尽头,叶法善站在观门口,心里像揣了个小太阳,暖洋洋的。
青云道馆的古籍!那些可是他只在师父的描述中听过的宝贝,里面藏着多少前辈的智慧与经验啊!
“师父,我真的可以去青云道馆吗?”他转过身,看向智玄子,眼中满是期待。
智玄子笑着点头:“为何不可?修行之路,本就该博采众长。
玄阳子道友是性情中人,他既开口,便是真心想帮你。
去看看也好,让你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戒骄戒躁,方能走得更远。
”
叶法善重重地点头,目光望向县城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憧憬。
他知道,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能让他在符箓之道上更上一层楼的机会。
清霄观的风拂过药圃,带来艾草的清香,也仿佛带来了远方的讯息。
少年道长的修行之路,正随着这些来访的身影,一点点变得宽阔而深远。
喜欢叶法善:以道镇唐,力挫西域异教请大家收藏:()叶法善:以道镇唐,力挫西域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