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粉窗帘与暖光斑(1/3)
法拉盛王子街28号的清晨,阳光透过餐厅窗台上的天竺葵叶片,在铺着淡绿色格子桌布的木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1997年3月22日,星期六。
空气里弥漫着烤面包的焦香和牛奶的温甜气息,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春天的湿润。
汪言坐在餐桌旁,面前的盘子里放着两片烤得恰到好处的全麦面包和一枚单面煎蛋。
他穿着前几天特意买的浅蓝色牛津衬衫和卡其色长裤,头发梳理得整齐,看上去更像一个清俊温和的学长。
他的对面,刘艺菲正小口小口地喝着一杯温牛奶,嘴唇上方沾了一圈可爱的“白胡子”。
她今天被打扮得像个小公主,
穿着一身精致的白色蕾丝边连衣裙,头发仔细地编成复杂的发辫,别着小小的珍珠发卡。
小脸上带着一丝掩藏不住的紧张和兴奋,大眼睛时不时瞟向墙上的挂钟。
“茜茜,慢点喝,别呛着。
”刘小丽端着咖啡壶走过来,给汪言续了半杯咖啡,自己则坐在女儿旁边。
她今天也精心打扮过,穿着得体的米白色套装裙,淡妆衬托出温婉的气质,但眼底细微的血丝和偶尔无意识轻敲桌面的手指,泄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今天,是刘艺菲去“星途学院”(StarwayAcademy)参加入学面试的日子。
“妈妈,我背的自我介绍……真的没问题吗?”刘艺菲放下牛奶杯,小声地问,手指绞着裙子的蕾丝花边。
“当然没问题,茜茜背得非常好,声音好听,又有礼貌。
”刘小丽放下咖啡杯,握住女儿的小手,语气温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我们茜茜这么优秀,老师一定会喜欢的。
别紧张,就像平时和妈妈说话一样,好吗?”
话虽如此,但汪言能看出刘小丽比女儿更紧张。
这场面试对于一心希望女儿获得更好教育环境的她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
“汪言哥哥,”刘艺菲又转向汪言,寻求另一份肯定,“你觉得……老师会问我很难的问题吗?”
汪言放下咖啡杯,目光平静地看向她。
这几周,他不仅帮刘小丽整理了详尽的申请材料,也确实以“哥哥”的身份,陪着刘艺菲进行了几次模拟面试,教她一些应对技巧和放松的方法。
“不会问很难的问题。
”汪言的声音平稳,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老师只是想看看茜茜是不是一个快乐、有礼貌、爱学习的孩子。
你只需要看着老师的眼睛,认真地回答,把你心里想的说出来就可以了。
就像你上次跟我介绍你的画一样。
”
他的比喻很孩子气,却瞬间让刘艺菲想起了那次轻松愉快的经历,小脸上的紧张神色缓和了不少,用力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出发了。
”刘小丽看了一眼挂钟,站起身,最后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妆容和女儿的着装,又拿起沙发上那个装着所有申请材料副本和刘艺菲画作、成绩单的公事包。
汪言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略显沉重的公事包:“阿姨,我来吧。
”
刘小丽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谢谢小言。
”有汪言同行,她莫名地觉得安心许多。
这个少年身上有种超乎年龄的沉稳,总能恰到好处地化解她们的焦虑。
三人走出家门,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
刘小丽锁好门,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紧张都呼出去。
她左右手分别牵着刘艺菲和拿着车钥匙,走向停在路边的白色丰田凯美瑞。
汪言拉开后车门,让刘艺菲先坐进去,细心地帮她理好裙摆,防止压皱,然后自己才坐进副驾驶位。
公事包被他稳妥地放在脚边。
车子平稳地驶出王子街,汇入周末上午的车流。
车内播放着舒缓的古典音乐,但气氛依旧有些微妙的凝滞。
刘小丽专注地开着车,偶尔通过后视镜看一眼女儿。
刘艺菲正襟危坐,小嘴无声地翕动着,似乎还在默诵自我介绍。
汪言的目光投向窗外。
法拉盛的街道比艾姆赫斯特整洁繁华得多,路两旁店铺林立,行人衣着体面。
他的思绪却稍稍飘远。
安排刘艺菲进入“星途学院”,不仅是为她的未来铺路,更是将他与这个家庭更紧密联结的重要一环。
《鬼影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