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天下钱庄,故交邂逅(1/3)
巷子口投下的那片短暂的阴影尚未完全从身上褪去,陈云紧绷的神经如同拉满的弓弦。
荣教授那张因贪婪和暴怒而扭曲的脸仿佛还在眼前晃荡。
他加快脚步,只想尽快远离那个是非之地和那个阴魂不散的“荣兴钱庄”。
刚拐出这条巷弄,踏上相对开阔些的辅街,目光扫过街道对面,他的脚步不由自主地顿住了。
就在正前方,赫然矗立着一座气度不凡的铺面!
它由三个并排的门脸联成一体,门庭开阔轩敞。
顶天立地的巨幅门楣上,悬挂着一块紫檀木底、泥金大字的匾额!“天下钱庄”四个狂放不羁的金色繁体字,铁画银钩,龙飞凤舞!那字骨力雄浑、气脉奔腾,每一笔都仿佛要破开匾额,翱翔天际!仅仅是这四个字所透出的磅礴气势与古意盎然的韵味,就将周围那些古玩店铺彻底碾压!
钱庄大门洞开。
陈云只一眼望进去,心头便是微震。
只见内部装饰恢弘大气,深棕泛着幽光的木质结构为主体,梁柱精雕细琢,飞檐画栋隐现。
博古架沿墙延伸,柜台上方吊坠着宫灯式的照明,光线柔和恰到好处地笼在陈列品上。
一楼大厅宽敞明亮,整整六大条顶天立地的玻璃柜台一字排开,仿佛六条透明的历史长廊!玻璃柜内琳琅满目,从远古的货贝、刀布,到历代方孔钱、机制金银币、乃至五彩斑斓的民国纸币、解放区货币……各色钱币如同璀璨星河,按照历史脉络罗列,种类之丰,版别之全,包罗万象!甚至两旁高大厚重的博古架上,错落摆放着一些翡翠如意、白玉山子、珠串手链等高级饰品,每一件都透露出不凡的身价。
而更令人瞩目的,是深处左侧角落里,一张长约七八米、通体散发着柔和温润金芒的巨大茶台!
陈云的瞳孔骤然收缩!——整条金丝楠木!而且是如此大料!那纹理如丝如缕,似山峦叠嶂,又似流动的霞光,在柔和的灯光下散发着静谧幽深的金色辉光,沉稳厚重到了极致!仅仅是这一张茶台,其价值就足以在当下买下整个“荣兴钱庄”!茶台周围摆放着十几把造型各异、用料考究的名贵硬木圈椅。
此刻,正有十多位老人围坐在茶台边品茗叙谈。
一股难以形容的、混合着顶级沉香、陈年普洱以及岁月沉淀感的醇厚气息缓缓飘来。
当陈云的目光触及那些端坐品茗的老者面容时,一股巨大而猛烈的情感洪流,如同失控的火车头,狠狠撞击在他的心脏之上!
轰然作响!
前世!全都是前世熟悉的面孔!
那个鹤发童颜、目光如炬、谈笑间权威自生的——是华夏文物协会终生名誉会长徐老!
那个身形削瘦、眼神犀利、专注于手中茶盏器型的——是故宫博物院退休陶瓷鉴定泰斗周老!
那个红光满面、嗓音洪亮、正在抚掌大笑的——是全国古币收藏家协会会长刘老!
还有那位气质儒雅、正含笑倾听旁人说话的——是前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李老……
一张张或威严、或睿智、或慈祥、或超然的面孔,全都是他前世在顶级学术会议、高端拍卖预展、故宫珍宝鉴定会……等等高光场合熟稔无比的旧识!他们代表着华夏文物收藏界真正的巅峰!是跺跺脚能让整个古玩圈震三震的泰山北斗!
导师、同事、挚友、甚至……曾经明争暗斗过的对手……
一幅幅鲜活的记忆画面在脑海中不受控制地飞速闪回:
·冰冷回忆(敌对):纽约苏富比拍卖场,为了争夺一件北宋定窑划花碗,他与那位正和李老低声交谈的杨馆长(前世某省博馆长)针锋相对,最终以远超估价的天价拍下,气得杨馆长脸色铁青离席。
冰冷的竞价器,炽热的目光碰撞……
·温暖回忆(挚友):在紫禁城库房,与那位正对刘老说话的吴教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并肩,在昏暗的库房灯光下,屏息静气地共同鉴定一批新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发现一枚罕见的“亚丑”铭文时,两人相视而笑,无声击掌。
指尖触碰青铜冰凉的触感……
·慈爱回忆(老师):那位面带慈祥、白发如霜的林老太(故宫书画研究老专家),将自己毕生研究的书画鉴伪秘籍手稿,在临终前毫无保留地托付给他……手稿粗糙泛黄的纸页触感仿佛还在指尖……
……曾经,他也在这群人的中心。
他“金睛”的名字,是他们口中的传奇。
……如今,他重生归来,一身褴褛,如同误入仙境的乞丐。
……咫尺天涯!
一种强烈到极致的荒谬感、巨大的孤独感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感,瞬间攫住了陈云。
鼻腔里带着辛辣的酸楚,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
“罢了……”他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嘴角泛起一丝微不可查的苦涩与倔强交织的弧度,“今生重来,你们不可能识我。
而我也……只当不识故人罢了。
”
心底涌动着复杂难明的情绪,陈云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脊梁!那属于前世宗师的气魄并未因衣衫褴褛而减损分毫!他不再迟疑,眼神恢复清明,带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要去证明自己的沉静决绝,背着那个承载着希望与过往的破旧麻袋,步履沉稳,向着“天下钱庄”那恢弘敞亮的大门,大步流星地走了进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他踏入店门的瞬间,荣兴那如芒在背的窥探感终于消失。
那个不甘心的荣教授追到巷口,恰好看到陈云走进了“天下钱庄”那气派无比的大门。
荣教授瞬间如同被抽走了所有力气,脸上最后一点血色褪尽,只剩下惨白和绝望。
他像是丢了魂,身体晃了晃,苦笑着,喃喃自语:“完了……完了……”他知道,“天下钱庄”的老板谭国华虽然退下来了,但眼力、人脉、财力,哪一样都不是他能比的!那些宝贝与自己彻底无缘了。
他失魂落魄,一步三回头地,背影颓然地消失在人流中。
店内。
陈云直奔那恢弘的中央柜台区域。
立刻有一位穿着整洁暗青色唐装、满头银丝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老者迎了上来,微笑着问道:“小伙子,看点什么还是……?”
老者的面容映入眼帘——谭国华!
轰!又是一记无声的闷雷在陈云识海中炸响!
眼前这位个子不高、眼神锐利如鹰隼、面容普通却自带一股威严沉凝气场的老人,正是前粤东省博物馆馆长——谭国华!
无数记忆碎片如同汹涌的潮水拍岸而来:
·前世父亲的诊所,那股浓郁的中药味混合着老旧木家具的气息。
父亲——那位医术精湛、酷爱收藏的老中医,总是兴致勃勃地带他去拜访谭老。
两个年过半百的老友凑在台灯下,为一件新收到的康熙青花争得面红耳赤,然后又会抚掌大笑……
·古玩地摊上,少年的自己懵懂地拿起一枚古钱,谭老俯下身,温厚的手掌覆上他的手背,耐心地指着钱币的锈色、字口、边轮,讲述着断代辨伪的精要。
那声音带着粤地特有的温和腔调……
·……
·还有——那个叫谭文娟的明媚少女!
那个总爱穿着素色连衣裙,眉眼弯弯,笑容像夏日的阳光一样灿烂的女孩。
她是谭国华的掌上明珠!在那段动乱的、下乡劳动的灰暗岁月里,她如同一团小小的火焰,固执地、不讲道理地挤进陈云冷漠封闭的世界。
她偷偷省下自己那点可怜的口粮,塞给被繁重劳动压垮的陈云;她笨拙地帮陈云缝补被汗水浸透、反复摩擦而破损的肩头衣服;她那双明亮的眼睛总是带着毫不掩饰的爱慕和担忧,追随着那个对“儿女情长”不屑一顾的冰冷少年……他清晰地记得自己那时是多么淡漠甚至冷酷地推开她递来的水和食物,用“革命理想高于一切”的冰冷话语浇灭她的热情……
·记忆中最后的画面,是高考恢复前夕。
文娟得知家里有亲戚从英国回来探亲,可以带她出去念书,她像只快活的小鸟跑来告诉他这个“好消息”,眼中带着最后一丝希冀……而他,只是抬起头,淡淡地“哦”了一声,便又埋头于枯燥的习题册……她走后不久,他便收到了她托父亲转交的一封信,娟秀的字迹写着:
“陈云:
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