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3)
自己胸口像被羽毛挠过的感觉,坦言道:“嗯。
”
说实话,一个两年间已经融入你生活各种缝隙,无时无地都有他痕迹存在的人,要抹干净并不是分手那天疲倦不堪下带点无奈的、失望的、冲动的决定能做到的,人毕竟是感性动物。
好在她在工作中是理智的,也渐渐认清个事实,听家人说起他发烧如何身体弱、吃到符合他口味的菜、园子里遇见一起喂过的猫、偶然拿起件和他约会穿过的衬衣……她没法阻止那些回忆像洪流一样袭卷她脑海,甚至会怔在原地片刻。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慢慢适应这件事,找到自己新的规律,一个没有他的规律。
至于那些时不时杀回来的记忆,她要忘得一干二净并不现实,毕竟她没有失忆症或阿兹海默症,但她知道,她会和这些记忆自洽,到最后,想起来,也就是因为记得住而已,那只能说明你曾经存在过我的生活里。
赖英妹如临大敌,“怎么会忘不掉,妈给你介绍介绍别的,成熟英俊的、温柔贤惠的、细心体贴的……”
她追在洪叶萧后头,“俗话说,忘记上一段最好的方式是开始新一段。
”
“……妈,我不需要那么做,公司忙着呢。
”
“你等等啊!”
洪叶萧在建立新规律,她同时也知道,新规律中,两家交情尚在,共用一座园子、宅子相连的两隔壁,难免会和谢义柔低头不见抬头见。
但她一切照旧,该晨跑晨跑,该喂猫喂猫,这是她做惯了的事,不过谢义柔的存在感由强变弱而已。
果然后来又有一次在晨跑中撞见,大清早他坐在亭子下,趴着横栏,宽大的帽兜盖着后脑勺,两手悬栏,扯着哈欠在喂鱼食。
她跑第一圈他还在喂,跑第二圈他正好从湖边亭的小石径出来了,两厢撞个对面。
他不知道是没睡醒还是怎的,懒拖拖扯哈欠,睫毛仿佛揉了湖面的雾气,埋着脑袋走路的样子朦朦忪忪的,她还在慢跑,眼看狭路相逢,由远及近速度慢下来,停在一个岔道口,等他先过了,径路宽敞,自己才继续跑。
这一相逢她倒想起件事,自己还有恋爱时留在谢义柔北市那套房子里的东西,多是些教材、衣服首饰、护肤品之类的。
于是在这个薄雾罩绿的清晨,她跑完步完慢走回家,拿手机给他发语音:
【“谢义柔,我想起来你住处那边还有我的东西,你九月份开学去了那边就直接丢掉吧,但那本《修墓老人》麻烦你寄给我,就寄家里地址就行,那本书是我小时候奶奶送我的。
”】
结果一个显眼的红感叹号下面,提示着:
【消息已发出,但被对方拒收了。
】
“……”
她再熟悉不过这是被拉黑的提示。
符合谢义柔的作风,刚谈不久有一次因为程雪意的事吵架,也拉黑过,她联系不上人只能找去他学校或者住处,费一通功夫才从黑名单出来,大概由于一拉黑她就只能放下手头的事去见面,导致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一有点脾气就拉黑,而且事后也不能同他计较这事,否则他要翻自己高中因为程雪意而把他删个干净的旧账,又开始没完没了和她闹。
可以说谢义柔在恋爱期又作又钻牛角尖,甚至撂脸子给她闹脾气,也有她纵容的一部分。
放高中她是真的不惯着他的脾气,本身自己也没沉淀下来,比较烈,敢闹就把他骂到哭,越哭她越烦,像那天话剧排练,舞台设备、所有人都等着,他却死也不愿穿那件订好的演出服,她于是把他拉到礼堂外,开口就怼他:我不管你抽什么风,少浪费大家尤其是我的时间,擦什么眼泪,你还有理了是吗?
至于后来,谈着谈着,他的眼泪就成了她最怕的东西,她真怕他在被窝里哭到缺氧昏厥,因为他真的倔得要命。
少时吵赢的那些架、对程雪意的亲近,无形中在他面前成了某种“理亏”,一次又一次去哄,由他耍性子。
庆幸的是,再见到这串拉黑标志。
她没有往日的那种无奈或闷顿,连着心也跟着一紧,立马盘算起来明天和同学去哪玩该推掉,得去找一趟谢义柔。
分手果然就像一场脱敏,她退出聊天框,也没再尝试去打电话或者怎么,而是联系到远居北市的孙妈,她假期会定期去打扫空房,孙妈听闻她要那本历史小说,当下便找出来,给她发了快递,第二天下午便收到了。
门卫代签收的,她傍晚下班回家正好从车窗接过来,停在车库拆了开,小说半旧的封皮映入眼帘,这本书她曾在高中借给过程雪意,曾被谢义柔无意翻出里面一张三人合照,为此俩人还争辩过、冷战过,不过后来又重归于好,但短短一个多月,最终还是走向分裂,没能撑过二周年。
书里内容她早已烂熟于胸,重回她手那瞬,仿佛有种开启新一程的错觉。
手机恰好一震,老张的微信消息:
【图片】
“小程炒饭”红底白字的招牌,角落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