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3)
*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研究成果对我们是有启示意义的。
”
“早在19世纪上半叶,德国的生物学家弥勒就发现了同质刺激可引起异质感觉,如电流刺激眼晴,引起闪光感觉;电流刺激耳朵,引起音响感觉……”
谢义柔看书困觉,便雇了个播音系的把所有教材都读录下来,平时在学校戴了耳机,听书,这段话来自新学期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这一科。
当窗外那丛南天竹剧烈晃动时,明明车厢隔音绝佳,他却像听见了竹叶的猎猎作响。
“唔……”可被压下去那瞬,他定睛一看,竹丛静止,外边丝毫的风也无。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似动现象’研究,进一步说明了不同的信号可以引起共同的信号效应。
例如,电影胶片是固定不动的信号,在一定的放映速度下,叫人们每秒钟看到一定数量的胶片投影,人们就会感觉电影动起来了……”
是的,动起来了,车厢像放电影一样,全都动起来了。
副驾椅背在动,车顶在动,车门在动,萧萧也在动。
他像在看电影,迷迷糊糊想去碰她汗湿的额际。
被脆声拍了开,“别乱动。
”
这种烈动,很多天后在学校他依然会被异质刺激引起同质感觉,异质是开车坐在柔软的皮椅上时、坐在学校的课椅时、坐在图书馆的木椅上时……都会引起同质的,那种剧烈被/干的感觉。
回忆霎时间,迅猛地占据脑海。
尤其是在琴房时,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在指尖激扬。
琴谱、琴键、壁画,一切都动了起来,节奏活跃中,
“啪啪啪啪啪啪……”
黑白键疾速化成乐章。
“啊啊啊啊呜呜……”
琴音之外更添别的惨音,像另类自由激烈的交响乐,有谁一直在咽泣,脸抵座垫说会死的呜呜快死掉了。
当琴房彻底落静时,门外是谁在拊掌。
“牛批,弹的牛批!”
谢义柔四肢百骸血液归寂,从琴凳上回头,是潘兆胜,手提着两盒饭。
很显然,他现在已经不会眸彩一绽,认为是洪叶萧托他所做,神色平常,只是起来时,腿软了一下。
潘兆胜隔空做了个要扶的手势,“怎么回了趟南州市,看起来这么虚弱?”
“你丫才虚弱。
”他只是被摁着膝盖掰狠了,到现在还没缓过来。
在食堂时,筷尖百无聊赖拨饭,谢义柔撑颌,胃口寡淡。
对面的潘兆胜大口扒饭,一边聊话:“洪叶萧最近的朋友圈我都截屏发你了,还那样,没什么特别的,都跟工作相关的。
”
潘家也和洪谢两家有渊源,潘兆胜也跟他们从小玩到大的,什么死人入殡、墓地探险,他都在,嚎得最积极。
只是从小谢义柔太黏洪叶萧了,也是玩了好些年,才记住、接纳他这个人,自两人分手后,都是他把洪叶萧的朋友圈透露给他。
谢义柔闻言,敛睫不语,心里发涩,他到现在还没把她的联系方式加回来,上次郑重搁在心底,可一见面,就被她干得没力气,睡昏昏的,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等他在自己的一堆衣服里醒来,前座是她整衣而坐,催他穿理好衣裤下车。
他又气又涩,直想哭,硬忍着,一言不发穿好衣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