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3)
吹自擂了。
更高兴的是刘恒知道他在想什么!
【秦念:“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刘邦,这又是你编的吧?】
【刘邦:……没编多少。
】
各个汉朝的太史令们都面无表情。
又来?
【秦念:如果项羽是怨恨秦军杀项梁,他应该去找章邯报仇,去什么关中?入关就是想称王,你改他入关的理由干什么?】
【刘邦:这样显得只有朕是真想王天下,而项羽是独夫。
】
已经决定不再改史,刘邦承认得相当痛快。
【刘邦:但项羽确实是独夫。
他喜屠城,所过之处无不残灭。
众将领都认为让他去关中,无法得到秦人的认可,故而将他调去救援被章邯王离攻打的赵国。
】
【秦念:说的也是,如果当初是项羽先入关,可能就没朕了。
】
秦念给自己加人设。
既然是始皇后人,那她这个人设的祖宗必然得是趁着刘邦入关秋毫无犯的机会逃离咸阳。
其实看刘邦说项羽喜屠城,她就很想翻白眼。
说得好像汉高祖就不喜欢屠城了一样。
除了和项羽一同屠戮的城阳县,汉高祖入关途中攻下颍阳后也是屠城。
但这符合刘邦的人设:不把事实甩他脸上,他绝对不会主动承认。
秦念也没有主动说他屠城的事。
一则汉高祖没有删除屠城的史实,二则有天幕与民心两个设定。
她是来解决意难平的,不是来故意让刘邦的民心往下跌的。
她给自己立的人设是以华夏利益为重,那就不能刻意去扯后腿。
只有被人“激怒”,她才会“反击”。
………
嬴政脸色变得相当难看。
项羽欲屠戮大秦宗室?
若真是如此,那他就先屠完楚国余孽!
【刘邦:竟有这般巧合!】
刘邦很想问秦念的祖先是谁,如今隐于何处。
能有秦念这样的后人,其先祖或许也非泛泛之辈。
应当为大汉效力啊!
可惜他知道此问必然为天幕所阻。
【秦念:你西出略关时兵力不到一万,一路上倒是兵力不断增加。
】
【刘邦:有因民心所向来投者,也有被吾吞并的军队。
】
【刘邦:第一个主动来投的人才是陈留县的郦食其,虽是儒生,却是狂生。
】
此时刘邦已经转换思路。
在之前帮年轻的自己、张良、曹参进言后,他就意识到与其坐视秦念将他的重臣一个个举荐给始皇帝,不如他自己来。
这样不仅能为始皇帝时期的自己积攒人脉,还能让现在的重臣对汉室更加忠诚。
………
已经五十岁的高阳郦食其惊讶不已。
以他的智慧,当然看得出汉皇刘邦是在刻意举荐他!
他现在只是看管里门的小吏。
竟是要一步登天,入秦王之眼?
【秦念:郦食其……朕想起你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时,他劝你分封六国。
】
秦念记得《史记》对郦食其的自荐有两种记载。
一说沛公有个骑士是郦食其的故人之子,郦食其拜托骑士举荐自己。
骑士建议郦食其不要自称儒生,因为沛公不喜欢儒生,儒生要是戴着帽子来见他,沛公就会摘下他们的帽子,往里面撒尿。
但郦食其坚持以儒生的身份去见沛公,凭借攻取陈留之计获得重用。
第二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