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3/3)
排名都再度上涨。
这是奴隶的民心。
早在秦念说“限时放归自由”“立法保障本族奴隶的人身安全”时,各朝各代的奴隶就在焦急等待后世秦皇能够说服他们的陛下。
如今没人再反对秦念所言……
这是否意味着陛下将会采纳此策?
………
对此不满的人当然有,而且很多。
尤其是家中有奴隶作为财产的人。
但奴隶的数量,只会比奴隶主多得多。
奴隶主的愤怒在民心榜上无足轻重。
【李世民:文成公主是谁?】
见异族奴隶的话题告一段落,李世民才提出疑问。
他隐约猜到这是嫁去吐蕃和亲的公主,但能被秦念提起的人,李世民觉得有必要询问一下。
会不会又是一位解忧公主?
【秦念:贞观十二年,吐蕃攻打松州,败归后献财宝金银,你将宗室女封文成公主嫁去和亲。
】
【秦念:然而你错估吐蕃对于大唐的威胁——吐蕃位处高原天然占据对唐的地理优势。
你以为和亲能维持和平,实则文成公主带去的农具和粮种,为吐蕃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粮食供应。
】
【李世民:……】
只看秦念的语气,李世民就知道这次和亲令其极为不满。
也知道吐蕃必然是后世唐皇面临的“外患”之一。
【秦念:汉朝被迫和亲时也只是送财物和公主。
】
【刘邦:……】
【刘彻:……】
被迫和亲,这四个字着实难听。
刘彻答应分封女诸侯,已收到十数封有野心的宗室女的上书。
【秦念:二凤,到底是谁在教你打赢了还和亲,和亲不仅送公主,还送对方农具粮种?知道资敌坑的是你的亲儿子吗?】
文成公主入藏被视为唐蕃友好的象征。
但秦念对此持保留意见。
松赞干布在文成公主入藏的九年后就死了。
二十年后,吐蕃入侵西域,攻占安西四镇。
又过八年,吐蕃占领赤岭,使得鄯州再无屏障,之后饱受吐蕃侵袭。
这时候文成公主还活着。
两国交战,可想而知她的处境会有多艰难。
唐蕃之间的战争不是小打小闹。
单是安西四镇,吐蕃就与大唐展开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战,直到长安二年武皇置北庭都护府,这场拉锯战才宣告结束。
秦念不知道有多少唐军死在这场拉锯战中,但必然在十万以上。
至少十万唐军埋骨异乡。
若唐太宗知道这样的后患,会在贞观年间想办法处理掉吐蕃的威胁吗?
她不知道,但这是秦念的意难平。
【李世民:朕虽然还没有这么做……但确实是朕所为不妥!】
早在看到“资敌”“坑亲儿子”时,李世民就对长大后的雉奴充满了歉意。
显然,吐蕃在雉奴继位后再次袭唐。
看秦念的语气,就知道那时的大唐极有可能失利。
………
“必须防范吐蕃!”
武照看出了秦念的言外之意。
十年前开始,吐蕃就屡屡进犯西域。
四年前吐蕃联合疏勒、龟兹反叛,攻入安西四镇,虽然此次叛乱已经镇压,但吐蕃袭唐之心不死。
三年前,吐蕃大败吐谷浑,已占领青海全境。
武照六年前开始参与国政的决策,深知吐蕃之害。
秦念之言更是让她明白,吐蕃之害还是被严重低估。
“高句丽之战还未结束,两线作战……”李治眉头紧皱。
他当然也看得出大唐应是失利于吐蕃。
“陛下,应以异族之奴筹集军饷。
”
李治头又有些疼,武照见状连忙伸手为其按揉。
“此事就交由皇后处置。
”
【李世民:朕应如何处置和亲之后的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