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1/3)
【李世民:朕这就让太医为如晦号脉!】
秦念再次确定这就是同事的剧本——未免浪费时间,甚至还设定杜如晦和太医都在他附近。
没过多久,李世民就将杜如晦的脉象与症状发出来。
看着相当专业,不像是随口编的。
——秦念自幼跟着姥爷练武,老一辈的练家子当然都有老中医好友,她在耳濡目染间知道中医诊治常用的术语。
复制粘贴搜索,秦念也没能在网上找到描述一致的病情。
秦念原本以为李世民会随便编个病症,她再随便编个治疗方案给台阶,剧本里的杜如晦就能保下。
就算是为了沉浸感,那也该是在网上复制一个她能找到的病历,她再把治疗方案粘贴到群里。
怎么这么不上道?
纠结一小会后,她拨通李爷爷的电话。
那些专业的术语让秦念怀疑这是来自某个患者的真实病历。
假如这是李世民的扮演者根据中医书籍随口编造,她最多被李爷爷笑话几句。
………
李世民很是焦急,担忧秦念的太医也商议不出结果。
终于,秦念再度发言。
孙思邈望着天幕,发现后世对肝气郁结之症的治疗方式与现今迥异。
病症严重到陛下复述的那般,孙思邈也不敢说能治疗这位病患。
若后世的治疗方式有效,那就是医道大幸。
【秦念:肝硬化不能操劳,禁酒禁食肥肉与内脏。
】
李爷爷根据病症和脉象给出的诊断结果是肝硬化。
再三确认这份病历是秦念的编剧朋友从古书上翻出来,询问治疗方案只是增加剧本真实性后,李爷爷才将治疗方案告诉她。
也就是说李爷爷确定这是真实的病历,甚至担忧根据他人描述的病症给治疗方案会出现医疗事故。
秦念暗骂李世民的扮演者脑子有病。
他发的居然是真病历!
倒不至于考据到这种地步。
还好她出于谨慎找了外援,不然她的扮演就得出现大瑕疵。
【李世民:谢秦皇!】
杜如晦已经离席,因为陛下怕他操劳,命太医送他回府好生治疗。
他对陛下的厚恩感激涕零。
若不是陛下的真情感动后世秦皇,让后世太医隔着千百年时间为他诊治,今年就是他的死期。
如此厚恩,杜如晦决心无论前路再怎么艰难,都要尽全力辅佐陛下。
【秦念:你朝的太医治不好杜如晦,是因为你朝没有完善的医疗体系。
】
【李世民:医疗体系?】
各朝各代的皇帝都紧盯天幕。
佛道巫蛊为何盛行?
因医道不兴,因人皆惧病死。
秦念也一如往常那般没有藏私,将医学院体系和盘托出。
………
李世民时期。
“‘每日诊治几十上百人的医生,医术远比只治疗达官显贵的太医高明’……有秦皇此言,医道将大兴!”
孙思邈决定收拾行李入京。
他不愿意接受陛下授予的爵位,但愿意去即将落成的医学院担任老师。
独自于民间行医,能救不少百姓。
但去医学院既能每日行医,研究后世秦皇所重点提及的“外科手术”,还可以教导大量学生,救治更多百姓。
………
李治时期。
正在长安的孙思邈抚着长须。
他被新帝接入长安,但依旧不愿意当官,就推荐徒弟刘神威入太医院。
太医院,孙思邈不愿意去。
但这医学院,孙思邈义不容辞。
尤其是秦念所言可治疗许多绝症的“外科手术”,孙思邈虽已年迈,但还是想要于医道求索。
纵然他不能窥得其中大道,也能培养弟子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