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2/3)
曌:既然离间计起效,郭元振就可以算是以功抵罪。
】
武曌实在惜才。
她就怕秦念突然来一句郭元振当斩。
【秦念:被他卖掉的一千多人找回来了吗?】
【武曌:朕会立即派人去将他们寻回,送还其家!】
卖掉……一千多人?
李治眉头紧皱。
皇后怎么会重用这种人?
【秦念:三年后,突厥、吐蕃联合进犯凉州。
郭元振迁凉州都督,“于南境破口置和戎城,北界碛中置白亭军,控其要路,乃拓州境一千五百,自是寇虏不复更至城下”。
】
【秦念:“善于抚御,在凉州五年,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牛羊被野,路不拾遗。
”】
不得不说,这郭元振确实是个人才。
郭元振在凉州南境险要处设立和戎城,在北边的沙漠里设置白亭军,控制战略要道,扩凉州疆域一千五百里,从此寇虏不再进犯。
还令甘州刺史李汉通开置屯田,充分利用当地的河流土地,使得一匹细绢就可以换到数十斛粮,积存的军粮可供数十年之用。
只是秦念完全不能理解,郭元振为什么要因为“任侠使气”,就拐卖一千多人送给宾客。
这什么脑回路?
【武曌:朕这就迁元振为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州大使。
】
武曌迅速作出决定。
既然郭元振如此善于抚御,那就不必等到三年后再任职。
凉州因居于突厥、吐蕃之间,频频受到袭扰,百姓苦之久矣。
【秦念:历史上你派去迎接论钦陵弟弟和侄子的人就是他和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刚好可以先让他去招降论钦陵,再去就任凉州都督。
】
【武曌:……就依秦皇所言。
】
郭元振哭笑不得。
他是看出这位后世秦皇依旧对他不喜,故而让他在就任凉州都督前,先去招降论钦陵。
但作为人臣,尤其陛下是赏识他的伯乐,职责再多,他也只会甘之如饴。
他年轻时作恶而不自知,换做陛下以外的皇帝,或许早就将他诛杀,哪有机会建功立业,并为后人所知?
【武曌:郭元振是进士及第。
乾封元年时年仅十一岁,本名郭震,魏州贵乡人。
】
【李治:朕记下了。
】
【秦念:记得好好教育他,别让他再劫掠百姓送给宾客。
】
【李治:……】
四十三岁的郭元振苦笑。
现在各朝百姓都知道他曾劫掠上千人送给宾客。
………
五十三岁的郭元振却是笑容满面。
他正担忧吐蕃之事,如今陛下换成类母的太平公主,他所忧之事已无需再忧。
………
五十七岁的郭元振于去年冬天被罢去相位,原因是卷入太子与太平公主的争斗之中——
太平公主想要拉拢韦安石一同鼓动陛下废黜太子,被拒后诬告韦安石,郭元振力保其不被治罪,于是也得罪了太平公主。
他现在望着天幕,心情复杂。
倘若知道太子将会使大唐极盛转衰……
如今说什么都晚了,陛下已经禅位于太子。
或许……自请随太平公主入西域也不错。
郭元振并不知道,明年后他会带兵“保护”李旦,助李隆基平定太平公主,从而进封代国公。
同年因军容不整而险些被李隆基所斩,因刘幽求、张说的求情改为流放新州,再被特赦起复为饶州司马,因郁郁不得志而病死于赴任途中,享年五十八岁。
【秦念:长安二年,也就是四年后,赤都松赞率众万余人入侵茂州,都督陈大慈“与贼凡四战,皆破之,斩首千余级”,次年吐蕃遣使求和。
】
这个陈大慈在《旧唐书》中就出现了这么一次。
声名不显的将军也能击败吐蕃,可见在这个时候,武周对于吐蕃已经占据绝对优势。
唐高宗时难以解决的吐蕃之患,在武周一朝是以吐蕃兵败求和作为结束。
至于吐蕃为什么又成为唐朝的大患,那就得感谢李显李旦李隆基三人对吐蕃的倾力支持。
【武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