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1/3)
【今日话题:明太祖朱元璋。
】
【相关皇帝加入群聊:朱允炆。
】
建文元年,李景隆率五十万军兵临北平城下。
此时燕王朱棣正带兵袭取大宁,迫使宁王朱权及朵颜三卫降燕。
北平城内兵不足万,皆为老弱。
燕王世子朱高炽在燕王妃的协助下做好了防备,又善于安抚士卒,并鼓舞城中妇人幼童皆参与守城。
甚至还多次趁夜开门袭扰南军,使得南军在惊慌中自相残杀。
李景隆围城不下,士兵还被袭扰得无法休息,被迫只得退营十数里。
正在李景隆愁于如何攻下北平时,竟见夜空中天生异象!
“燕王……”
李景隆大骇——
燕王朱棣于声誉榜的排名远高于陛下!
朱棣正在回兵北平的路上。
夜间扎营之时,他照例巡视全军,却见天意排榜,他竟然位列前九!
“恭贺燕王!”
朱允炆望着天幕,脸色惨白。
【秦念:哟,轮到你了,朱重八。
】
【朱元璋:……】
朱元璋当然知道秦念的言外之意。
这是呼应五十日前的那句话:
“朱重八,现在还不能骂你,你给朕等着。
”
果然是心胸狭隘的女子。
他不过是评议了一句“妇人无德,家国不宁”,这么一点小事,秦念竟然记到现在。
【朱允炆:放肆!】
看到有人直呼“朱重八”之称,朱允炆几乎是立即出言呵斥!
呵斥出声后,才发现他的言语现于天际。
更令他惊恐的是居然看到了“朱元璋”之名。
【朱允炆:皇祖父?!】
【朱元璋:允炆,朕已立朱棣为太子。
】
【朱允炆:……】
朱允炆脸色更加苍白。
他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此刻他想到的,是皇祖父得知他废数王为庶人、湘王朱柏自焚而死,在天之灵痛恨于他,才会改立朱棣为太子。
【朱棣:现在朕才是正统,南军诸将士,即刻卸甲归降,勿要再起兵戈!】
燕王朱棣:“……”
面对左右亲兵崇敬的目光,朱棣竟是无言以对。
这天幕上的“朱棣”所言,不是他说的!
他就算能在天幕上说话,此刻也应是先问候父皇,再命南军归降,更不会在尚未登基之时就自称为“朕”!
这说话之人究竟是谁?
【朱元璋:你居然是起兵造反,还引发南北内战?】
朱元璋知道老四是乱臣贼子、篡位登基。
但他以为是如唐太宗玄武门之变那般,却不曾想竟然有“南军”之说——
南军对应的显然是朱棣的北军!
【朱棣:父皇,儿臣也是不得已……】
【朱棣:天幕会阻我言其中缘故——秦皇,你当知朕起兵为无奈之举,还请为朕作证!】
朱棣以为他因削藩而被迫靖难会违反天幕规则,于是直接请秦念作证。
她是群内最不在乎皇帝如何登基之人,只在乎社稷与百姓。
以朱允炆的声誉排名,秦念必然不会帮朱允炆说话。
………
燕王朱棣终于搞清楚状况。
这“朱棣”应是靖难功成后即位的自己,故而才会以“朕”自称。
朱允炆能够在天幕上出言,而现在的他却不能言于天,可见天意认定如今的皇帝依旧是朱允炆。
未来的“自己”双榜排名更高,定不会让朱允炆于天幕聚拢军心。
只是为何要请始皇帝作证?
【秦念:朕作证,你跟二凤搞玄武门继承法一样不得已。
】
原来是指这位“秦皇”。
声誉榜上无秦念之名,朱棣已经猜到这民心居首的秦念应是后世皇帝。
【朱棣:……】
【李世民:……】
李世民揉了揉额角。
这位秦皇,当真是……
唉。
其实他此前就对朱棣如何即位有所猜测,以为朱棣是同他一般。
但没想到这“朱允炆”是朱棣的子侄。
【朱允炆:燕王分明是早有反心!】
夜间还在与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