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2/3)
【朱允炆:……】
【朱棣:……朕知错,自朕起,废除人殉。
】
朱棣没有推卸责任。
是他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虐民。
是他决定延续祖制,是他没有阻断错误的传承。
就算这么说会为父皇所不喜,朱棣也不能不认错。
他是期盼成为“正统”的皇帝。
但他更是皇帝!
【朱元璋:朕……不会启用人殉。
】
朱元璋声音干涩。
被后世秦皇指着骂,却无法还口。
人殉……
大错特错。
………
朱允炆呆愣了好一会。
突然,他看向两位大儒:“你们为什么不阻止朕行人殉之举?
他信任大儒,当然是因为自幼习儒。
毫无疑问,孔子反对人殉。
他因孝顺遵循皇祖父遗诏,大儒为什么不阻止?
黄子澄和齐泰无言。
【秦念:还有明朝的儒生,你们也配称儒?你儒家的圣贤书被你们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秦念:朱元璋这种杀性大的皇帝你们不敢死谏也就罢了,朱允炆这种“儒家圣皇”居然也不劝。
打着孔子的旗号漠视皇帝搞人殉,孔子要是知道有你们这群杂碎学生,他得从坟里爬出来跟你们断绝关系。
】
董仲舒近乎茫然地望着天幕。
后世的儒家,陌生得让他认不出来。
这是以儒治世的后世?
漠视皇帝人殉?
朱允炆这等明显尊儒的皇帝,显然会接纳儒臣的谏言。
却无人相谏?
【刘彻:后世的儒家是怎么回事?】
刘彻忍不住了。
儒家独大,他是“始作俑者”。
结果后世的儒家不仅治世不成,华夏两次沦陷于异族之手。
就连最基本的谏言也不会了?
【秦念:知道为什么妃嫔被殉葬,他们却不劝谏吗?】
【刘彻:为何?】
【秦念:因为他们觉得逼着妃嫔殉葬,那是值得被赞誉的“贞烈”。
】
【刘彻:???】
【武曌:荒谬!!!】
此刻武曌终于能够理解秦念对儒家的厌恶。
竟然无耻至此?
强迫妃嫔殉葬,这是贞烈?
【秦念:至于为什么要求女子贞烈——因为面对异族时,他们跪得太久了。
打不过异族,儒家就转而欺压地位更低的女性,自己跪着给异族当狗,转头逼着女性守节。
】
【秦念:强迫女人守节了,就等于厚颜无耻的儒生自己守节了。
】
【武曌:这可真是、真是朕闻所未闻的守节!】
各朝再嘴硬的儒生,在看到秦念这几句话后,都觉得瞠目结舌。
明朝的儒家,怎会是这样的儒家?!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怎么到了后世,却能视“人殉”为“守节”?
对异族卑躬屈膝,却对本族女子施以重压?
【秦念:汉朝的皇帝们,你们也别置身事外——将鼓励女性守节的贞洁制度纳入国家财政,可是始于你汉朝呢。
】
神爵四年,汉宣帝刘询“赐贞妇顺女帛”。
清朝周寿昌对《汉书》注校补:“贞妇顺女,自古无称,自孝宣有此诏,而后世妇女节孝之旌,准诸此矣。
”
——贞妇顺女,自古没有制度化的称颂。
自汉宣帝刘询颁布这一诏令,后世对妇女节孝的表彰,以这一诏令为标准。
【刘彻:朕未行此事!】
【秦念:你之前是没有,毕竟儒家是从你开始受到尊崇。
】
【刘彻:……】
又是儒家!
刘彻脸色极其难看。
【秦念:是吧?刘、询。
】
刘询现在不能言于天幕。
此时的他也还没有“赐贞妇顺女帛”,开表彰贞妇之先河。
“朕……必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