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1/3)
【秦念:那就会出现一位“大明战神”。
】
直接说朱祁镇的外号,有可能违反规则。
所以秦念专门去问甲方,确定可以发。
显然,甲方也不喜欢朱祁镇。
【朱元璋:……】
朱元璋看了上下文数遍,无法确定秦念所说的“大明战神”是否为朱祁镇。
秦念喜欢褒词贬用,根本无法确定这话是褒是贬。
但朱元璋直觉这是贬义。
【朱棣:这是何意?】
【秦念:军事指挥能力约等于无,却不顾朝臣阻拦,非要带着半个朝堂御驾亲征。
结果数十万精锐全军覆没,五六十名文武大臣战死。
而战神本人,是一个没跑掉的宋驴宗。
】
赵光义:“……”
再次被牵连辱骂,他已经习以为常。
反正被软禁在府内,也无人能耻笑于他。
就算不被软禁,赵光义也无颜出府。
如今看到明朝皇帝亲征被俘,赵光义甚至还能为另一个自己暗中辩驳:
夜逃两百里,也好过战败被俘。
【朱元璋:被俘?!】
没跑掉的宋……太宗,那不就是被异族俘虏?
朱元璋总算明白朱祁镇的声誉为何与徽钦二宗相仿!
竟然是同为被异族所俘!
………
朱瞻基一朝。
诸文武大臣直冒冷汗。
太子朱祁镇居然会葬送半个朝堂?!
其中会不会有自己的后人、甚至是自己本人?
【朱棣:他带半个朝堂亲征作甚?】
御驾亲征,朱棣也经常这么干。
所以他完全不理解朱祁镇为什么要带五六十名文武大臣。
【秦念:因为他把战场当成儿戏,默认自己一定能赢,还想着借助亲征时的绝对军权,在战场完成审计及收权。
】
秦念之前看土木堡之变时,全程皱着眉头。
虽然《明实录》在努力把所有过错都推给王振,但这时的朱祁镇已经23岁,不是13岁。
没错,当时明军吃空饷现象严重,必然是朝堂内外相互勾结。
但朱祁镇把勋贵、宗室外戚、户部、兵部、刑部、工部、礼部、都察院、通政司、太常寺、大理寺、太仆寺、鸿胪寺等半个朝堂带上,就是在视战争为儿戏。
在“虏寇分道刻期入寇”的时候,是谁给他的胆子借战场集权?
当时的战况是“也先寇大同,至猫儿庄,右参将吴浩迎战,败死。
脱脱卜花王寇辽东,阿剌知院寇宣府,围赤城,又别遣人寇甘州,诸守将凭城拒守”。
瓦剌大军三路压境,这时候朱祁镇居然默认自己能赢?
这就已经说明朱祁镇对战场毫无敬畏。
【朱棣:荒谬!】
朱棣怒视朱瞻基。
此时的朱瞻基也很绝望,他不明白自己尚未出生的儿子怎么会蠢到这种地步。
他也上过战场,深知战场的诡谲。
结果朱祁镇这个蠢物,居然妄想借战场集权?
倘若是必胜之战也就罢了,全军覆没的惨败,就足以说明敌我实力并不悬殊。
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君将互信。
朱祁镇妄想借亲征集权,实则是成为武将的掣肘,如此惨败可以说是朱祁镇一手造成!
………
皇帝朱瞻基现在对天幕尚有疑虑。
他根本就不认识“秦念”,此人却几句话就引得皇祖父想要换太子。
现在是以“亲征惨败”否定太子朱祁镇。
看似只是想要让他换太子。
但朱祁钰也是皇帝,显然是朱祁镇被俘之后才得以即位。
那么“更改太宗皇帝庙号”的“不肖子孙”就是朱祁钰的后人。
这是在同时否定他仅有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