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3/3)
说:“我命在天,现在要是这么做,万一发生意外,我就是咎由自取。
”所以不听从。
十月份朱祁镇再次被瓦剌押到大同东门,才有那句“不可开城门”。
假如朱祁镇真有这种觉悟,八月份拒绝郭登营救时为什么不说?
一个皇帝被异族俘虏,屡次被押在城门前叫门,就算不自尽也该铭记耻辱再报复回去。
结果朱祁镇在史书中把被俘虏写成“也先闻车驾来,惊愕未信。
及见,致礼甚恭”;描写也先是怎么恭送自己这个俘虏回北京;编造“时虏有欲谋逆者,见上幄有瑞异,乃止”这种异象给自己挽尊。
可能朱祁镇觉得这样可以淡化自己被俘的耻辱。
但在秦念看来,这种“虽囚犹荣”,反而佐证朱祁镇就是个厚颜无耻、会叫门的皇帝。
………
刘询从下往上看,朱姓皇帝中于声誉榜排名最低的是朱祁镇。
想必也不会有比“叫门天子”声誉更低的皇帝。
他看得出秦念说的不是朱棣的子嗣,而是朱瞻基的子嗣。
显然,自己被秦念称为“类似的过错”就是选错了继承人。
因为刘奭的声誉排名算中游偏下,故而秦念称“朱瞻基也比自己严重得多”。
【朱元璋:朱瞻基,这就是你选的太子?】
朱元璋暴怒!
他的性情再怎么好转,看到大明的皇帝被俘之后,竟然恬不知耻地为异族叫本国的门——
这如何能忍!
【朱棣:选取这等蠢物为太子,朕看你也不必当皇帝!】
朱棣同样勃然大怒。
以前他觉得宋太宗被称为“高梁河车神”很是可笑,结果朱祁镇还不如宋太宗!
至少宋太宗没被异族所俘!
宋太宗没有叫宋朝的门!
竟是如此奇耻大辱!
【朱瞻基:臣会立即更易幼子为太子!】
朱瞻基对天幕还是有所疑虑。
但他清楚,在天幕显示朱祁镇是叫门天子开始,朱祁镇就不能再为太子。
哪怕天幕为假。
其实在看到秦念之言时,他就当机立断说出“朕会改立朱祁钰为太子”,但被天幕所阻。
直到被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怒斥之后,朱瞻基才绕开规则,声明会立即改立太子。
【朱棣:改立的太子,其子嗣也是些蠢物。
】
朱瞻基这么快就决定“更易幼子”为太子,这幼子应当就是朱祁钰。
但朱棣怒意未减。
朱祁钰的声誉排名不低,但之后的厚字辈应是朱祁钰的后人,为一己私利改了他的庙号。
朱高炽一脉居然都是这种蠢货,如果不是秦念同样否定朱高煦和朱高燧,朱棣现在就想废太子。
【秦念:改你庙号的不是弟弟的后代,因为叫门天子趁着弟弟重病之际,以夺门之变把皇位抢回去了。
】
秦念一看就知道朱棣是对庙号被改耿耿于怀。
那肯定得帮朱祁钰解释一下。
………
朱瞻基对天幕已无疑虑。
如果天幕是为了祸乱社稷,“秦念”就不该为朱祁钰解释。
如此神异天象,本就非人力所能为。
天幕之上是太祖皇帝、太宗皇帝以及父皇的在天之灵?
不对,皇祖父曾问是否要更易太子,可见彼时的父皇仍是太子。
【朱棣:他怎么没死?】
既然改他庙号的厚字辈不是朱祁钰的后代,朱棣对朱祁钰倒是不再反感。
而是更加厌恶朱祁镇。
想到大明又回到朱祁镇一脉,朱棣只觉荒谬!
【秦念:弟弟与功臣打赢了北京保卫战,瓦剌觉得叫门天子反正叫不开门,也没什么用,就送回去给明朝添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