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系统(1/3)
除太子朱标之外,
最受太祖器重的皇子!
更是在建国之初便受封为王的朱涛殿下!
“臣不能同意!”
“齐王虽平定叛乱,光复山东等地!”
“但年纪尚轻,恐难以胜任北伐重任!”
“此次对手乃北元名将扩廓帖木儿,连蓝玉将军都难以取胜之人!”
“还请陛下三思,慎重裁决!”
李善长站出一步,拱手急谏。
表面看似持平中立,
实则偏向太子朱标。
一则为了国家安稳,
二则也是为储位之争。
若让朱涛出征,
无论成败,皆有隐患!
不如将他留于京师,
以免动摇国本!
否则,
齐王权势日盛,或生夺嫡之心!
一旦如此,
朝局将再度动荡!
“臣赞同!”
“臣等皆赞同!”
胡惟庸与众臣纷纷出列,向朱元璋行礼附议。
“这些老臣,心思不浅。
”
“若非我来自未来,怕是要被你们算计!”
站在殿外的朱涛心中冷笑。
殿中众人的算计,纵使朱元璋一时难明,他又岂会看不穿?
若徐达出征,
有两大好处:
凭其多年征战之经验,面对宿敌扩廓帖木儿,胜算至少在八成以上,可保大明威望不损!
可惜的是,
那次漠北之战,徐达并未大胜。
或许是为自保,岭北一役,明军伤亡过万。
徐达临危不乱,退守营地,才未致大败。
但终归一代名将,
扩廓帖木儿也难挽颓势!
此战虽有折损,
但也取得一定战果!
而李善长的用心,
更是险恶!
徐达早已位极人臣,
此时派他出征,
其心之狠,已赤裸裸!
战事频仍,朝中武将皆在边关戍守。
若非如此,今日奉天殿内,必定又是一场文武两派的激烈争执。
文臣以太子朱标为首,武将则由齐王朱涛统领。
此事,连朱元璋都心知肚明。
对于这两个亲生儿子,老朱心中清楚得很。
他对所谓派系之争并不在意。
相反,他甚至视之为一种权衡之术。
真正的纽带,从来都是利益。
唯有利益,才能维系朝堂的平衡。
“退朝!”
朱元璋一声令下,眼神冷峻地扫过群臣,袖袍一甩,转身离去。
他心里已有计较,打算明日早朝再做定夺。
“父皇。
”
“不如让二弟挂帅出征,再由徐达辅佐,定能大败漠北,擒获王保保。
”
朱标紧随其后,满脸疑惑地问道:“父皇为何不肯答应?”
“你还年轻。
”
“有些事,现在还不明白。
”
“回宫再说。
”
朱元璋轻轻摇头,随即迈步朝皇后寝宫走去。
他并非不动心,只是需谨慎谋划。
“徐叔叔。
”
“小涛等您多时了。
”
朱涛一身银甲,骑在一匹白马之上,见徐达从皇城走出,笑着开口。
“你今天不是该在奉天殿?”
徐达走出皇城,神情与在殿中截然不同。
他与朱元璋情同手足,自然也视皇子如子侄。
“是。
”
朱涛翻身下马,将缰绳交予侍卫,才郑重地看向徐达:“您,是否还愿再踏艹原?”
“慎言,小心隔墙有耳。
”
徐达轻声提醒,拉着朱涛边走边说:“一名武将,一生所求,莫过于马踏艹原、封狼居胥、饮马瀚海。
”
“可惜我身居高位,已无可再封。
”
“皇上两次将我调离战场,如今更让我在中书省任职。
”
“如此形势,我又怎能再出征漠北?”
徐达眼中闪过一丝黯然。
半生征战,沙场纵横。
封狼居胥,饮马瀚海,这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