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3)
:道阻且长啊...
正沉醉弦音时,忽闻马蹄声急。
显谋可在此处?
夏侯惇求见!
谋士三诫首条:不与外人深交。
智者以谋略立身,洞悉人心。
身为君主者,最忌惮此类人物,恐其结党营私,广结权贵。
真正高明的谋士往往深居简出,或潜心修道,或专注敛财,亦或如李牧这般醉心享乐。
此般作为,恰可表明其志不在朝堂,既无野心,亦无威胁,以此消弭主公猜忌。
汉末群雄各怀心思:袁绍表里不一,曹操生性多疑,刘备深藏不露,孙权自负轻狂。
这些枭雄,无一易与之辈!
曹操尤为多疑,李牧应其招贤时便心知肚明。
他特意选在曹操初入东郡时投效,正应了雪中送炭胜于锦上添花之理。
加之其岳父蔡邕与曹操有旧交,自然较他人更受优待。
恪守谋士戒律,李牧自信能比满宠更长寿,甚至可能熬过司马懿!
然而夏侯惇驻军濮阳后,却屡屡造访清泉小筑。
借口层出不穷:途经借宿避暑纳凉城中无善琴者独饮无趣切磋武艺族中有适龄侄女云云。
每每拒之门外,夏侯惇便借酒撒泼,次日又亲自修葺毁损之处,纠缠不休。
夏侯将军今日不巡城防,怎有暇来此?李牧笑意不达眼底。
夏侯惇罕见地面露焦色:显谋,出大事了!张邈、陈宫迎吕布入兖州,各郡县纷纷倒戈。
荀司马急令我驰援鄄城,护卫主公及众将家眷。
李牧眸光微闪,旋即淡然:将军自去便是,何须告知于我?
见其漠然之态,夏侯惇急道:显谋竟毫不担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何可忧?李牧从容不迫,此事早在预料之中,将军依计行事即可。
夏侯惇双目圆睁:你竟早知张邈、陈宫要反?为何不早告知于我?
你又未曾问起。
李牧神色淡然,恪守谋士不问不言之训。
夏侯惇一时语塞,胸中郁气难平。
不问便不说?
此言竟令他无从辩驳!
他深吸一口气:显谋,你身为濮阳令,就不怕被张邈、陈宫所害?
濮阳城中,几人还识得我这县令?我已一年未踏足县衙。
若非你常来清泉小筑,怕无人知晓我尚在城中。
李牧瞥了夏侯惇一眼,眼中隐有不满。
兖州之变,他早有预见。
然无凭无据,岂能妄言?
况且张邈与兖州士族动向,曹操未必不知。
本欲驻守鄄城,那里有荀彧、程昱坐镇,更兼曹营家眷所在,固若金汤。
偏生曹操执意命他出任濮阳令。
区区数百石俸禄,何须以命相搏?
思虑再三,他选择隐于市井。
一年光阴,足以让濮阳百姓忘却这位县令。
怎料曹操出征陶谦时,竟将夏侯惇留在濮阳。
不知曹操下了何等钧命,令这莽夫屡屡扰他清静。
夏侯惇哑然。
这便是你荒废政务的缘由?
他忽生一计:显谋既言我不问故不说,那我此刻问你:鄄城可守否?
可守。
濮阳呢?
必失。
为何?
你过于愚钝,恐为吕布所擒。
夏侯惇怒目圆睁:你敢小觑于我?我乃夏侯元让,主公帐下第一猛将,吕布焉能擒我!
李牧抚琴不语,逐客之意昭然。
夏侯惇眼中怒色一闪而逝,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