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3)
”
“倘若敌军远途奔袭,濮阳与鄄城从后方夹击,张邈、陈宫必将进退维谷。
”
“以三人之才,坚守至明公大军回援,绝非难事。
”
“此乃明公第三胜机!”
曹操闻言抚掌大笑:“听志才剖析三胜,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鄄城虽兵力不足,但濮阳有元让两千精锐驻防,随时可驰援。
”
“一旦生变,文若必急调元让回守鄄城。
然而如此一来,闲居濮阳的显谋,便陷入危局。
”
“昔日黑山军毁其家业,显谋愤而投我,借我兵马大破黑山军于东郡。
”
“如今张邈、陈宫叛乱,同样危及显谋在濮阳的根基,他岂会袖手旁观?”
思及此处,曹操暗自得意:“东征陶谦前,我曾密令元让常去叨扰显谋,坏他‘大隐于市’之策。
”
“如今显谋隐居濮阳之事,恐怕已人尽皆知。
”
“即便他想侥幸藏身于张邈、陈宫眼皮底下,亦无可能。
”
“虽此举令显谋身处险境,但若不施压,他或许转投吕布帐下。
”
曹操识人极准。
若李牧“大隐于市”之计未遭破坏,濮阳必落张邈之手。
而吕布不甘受制于张邈、陈宫,定会舍弃泰山设伏之策,留守濮阳培植亲信。
如高顺陷阵营,便是此时组建。
吕布疑心张邈、陈宫,必在濮城寻访可用之才。
届时,清泉小筑那位占卜解签的李先生,便会“恰巧”被吕布征为谋士。
纵使陈宫识破,吕布仍会重用李牧。
毕竟,陈宫也曾效力曹操,谁又比谁忠义?
李牧本欲效仿陈登父子,智取吕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此既可避险,或还能另有收获,譬如貂蝉、玲绮……
……
濮阳。
月华如水。
李牧抚瑟,蔡文姬弄琴,琴瑟和鸣,悠扬婉转。
虽“大隐于市”之策略有波折,李牧却从容不迫。
善谋者,岂会无备应变之策?
夜色深沉,濮阳城南门缓缓开启。
县丞靳文与守备都尉韩浩协同部分响应陈宫的官吏,将沉重的吊桥放下。
城外静候多时的陈宫见状,立即拔出佩剑向前一挥。
两百名步卒借着夜幕掩护,悄然涌入城中。
李牧现在何处?陈宫目光锐利地扫向靳文与韩浩。
几名魁梧的亲兵持剑护卫在他身侧,显露出对二人的戒备。
靳文恭敬行礼,低垂着眼帘答道:在清泉小筑。
李牧尚不知韩浩已归顺大人,仅安排两百精兵伪装成游侠,似乎仍想隐藏身份。
韩浩则直视陈宫,朗声道:陈宫,我要亲耳听你兑现信中的承诺。
陈宫冷哼一声:韩将军放心,我非曹操那般任人唯亲之人。
只要你能助我拿下李牧,兖州骑都尉之职便是你的!
韩浩放声大笑:痛快!我早受够了夏侯惇那庸才的压制。
以我之能,却只能统领区区五百人。
如今他弃城而走,分明是要置我于死地。
既然如此,也休怪我另择明主!
说罢,韩浩突然举剑指向陈宫:此话同样奉还于你!若敢背信,我必取你性命!
这嚣张姿态顿时激怒了陈宫的亲兵,众人纷纷拔剑怒喝。
然而这般直率的威胁,反倒让陈宫对韩浩的戒心稍减。
韩将军尽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