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2/3)
兴便是天下文脉所系。
尤以颍川为最,冠盖云集之地,兼得沃野千里,历来是豪强必争之处。
当年袁术坐拥南阳大郡,背靠汝南袁氏根基,可谓占尽天时地利。
可惜庸才难堪大任,如今只能蜷缩九江,徒留笑柄。
见谋士们热议颍汝形势,曹操指节轻叩案几。
比起啃徐州这块硬骨头,挥师豫州显然更似闲庭信步。
他迟迟未取豫州,非因力有不逮。
自匡亭大败袁术后,豫州早成无主之地。
只是那头盘踞徐州的陶谦老虎,总在背后撕咬兖州边境,叫人不得不先除后患。
如今风云变幻,陶谦势力三分。
即便吕布与刘备联手,短时也难成气候。
奉先屯兵小沛...曹操忽然凝视李牧,需得虎将坐镇山阳,方可震慑吕陈二人。
李牧闻言苦笑:主公莫要戏言。
若见末将守山阳,吕布怕是要红着眼杀来拼命。
他可是记得清楚,自己如何将吕布戏耍得团团转。
这二千石的太守印信,分明是道催命符。
荀彧刚要举荐满宠,却被曹操挥手打断:山阳太守,非显谋不可!语气不容置疑。
这位雄主眼底闪着精光——若再让李牧安稳做着濮阳令,怕是永远激不出这柄利剑的锋芒。
李牧毫无忧患意识,整日在清泉小筑陪伴蔡文姬隐居,抚琴吟诗、赏景游玩,逍遥自在。
更惬意的是,他每月照领濮阳令的俸禄,却无需踏足县衙半步。
这般闲适的日子,连曹操都心生不悦。
戏志才常伴曹操左右,深知主公心思,当即进言:文若需镇守鄄城,我得随明公征讨汝南,山阳郡太守一职,非显谋莫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牧斜睨戏志才,暗恼这小胡子煽风。
曹操的盘算他心知肚明,无非是嫌自己在濮阳过得太舒坦。
张邈、陈宫之乱已平,濮阳至少要到官渡之战才会再起烽烟。
如今才194年末,距199年夏尚有四年半光阴,这段安稳岁月让李牧光是想想就雀跃不已。
但观曹操今日态度坚决,显然不打算让李牧继续在濮阳享清福了。
山阳郡的郡丞和都尉由何人出任?李牧未作推辞,深知此刻抗辩徒劳无功。
见李牧应允出任太守,曹操暗自松了口气。
虽表面强硬,实则也担忧李牧执意推辞。
既由显谋主政山阳,属官人选自然由你定夺。
曹操笑容可掬,只要肯接任便好。
李牧略作沉吟:濮阳县丞靳文勤勉干练,可升任郡丞;守备都尉韩浩智勇兼备,调任郡都尉如何?既为太守,自然要任用熟识的僚属。
靳文、韩浩......准了!曹操稍加思量便应允,明白李牧又要当甩手掌柜。
但初到山阳确需得力助手,便未加阻拦。
敲定太守任命后,曹操心情舒畅。
而李牧已在盘算如何将清泉小筑从濮阳迁至山阳郡治所昌邑县。
鄄城严寒,昌邑同样凛冽,夏日又蚊虫肆虐,唯独他的清泉小筑能避开这些烦扰。
宴席散后,暂居驿馆的蔡文姬听闻迁任消息,顿时愁眉不展:郎君若去山阳,清泉小筑怎生是好?曹公帐下无人可用了吗?若要升迁,何不直接擢升东郡太守?自幼随蔡邕辗转漂泊的她,对搬迁之事早已深恶痛绝。
濮阳的安稳日子还没过多久,转眼又要启程前往山阳郡。
李牧轻轻点了点蔡文姬的额头,温声道:濮阳令的俸禄不过四百石,山阳郡太守可是两千石。
再说,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