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书房里的致命对峙,大儒的惊天筹码(2/3)
先生的宅中,藏着一件‘大宝贝’。
一件……能让我们冲开城门,逃出生天的宝贝。
”
他没有隐瞒张济的存在。
在蔡邕这种人精面前,任何谎言都可能成为致命的破绽,唯有真假参半的实话,才是最好的武器。
听到这话,蔡邕的目光,缓缓扫过自己这间除了书还是书的屋子,那讥讽的弧度,渐渐化为一种深沉的悲哀。
“宝贝……”他喃喃自语,像是在问李玄,又像是在问自己,“在那些西凉莽夫的眼里,这些承载着华夏千年文脉的竹简,恐怕还不如一块能果腹的饼。
他说的,究竟是什么?”
李玄的心跳,开始加速。
他知道,关键的时刻来了。
“他说,那件宝贝,能让吕布亲自为您开门。
”
这句话,如同一把钥匙,精准地打开了蔡邕尘封的记忆。
蔡邕的身体,微不可查地一震。
他那双仿佛看透了世事的眼睛里,终于流露出一种复杂至极的情绪,有怀念,有痛苦,有屈辱,更多的,是一种无力回天的悲凉。
他沉默了良久,久到李玄甚至能听到巷口那匹战马不耐烦地刨动蹄子的声音。
终于,蔡邕抬起枯瘦的手指,指向了书房角落里一个蒙着厚厚尘布的角落。
“他说的,应该是它吧。
”
王武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借着烛光,隐约能看到那是一张造型古朴的琴。
李玄的心,却猛地沉了下去。
他的脑海中,一个名字呼之欲出。
“焦尾琴?”李玄试探着问道。
蔡邕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讶异之色。
“你……你竟然也知道‘焦尾’?”
他如何能不知道。
这把由蔡邕亲手从烈火中抢救出的梧桐木所制的古琴,与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并称“四大名琴”。
其价值,早已不能用金钱衡量,那是文人风骨的象征,是音律大道的极致体现!
张济那个贪婪的家伙,他盯上的“大宝贝”,竟然是这件国宝!
“董卓入京后,数次派人索要,老夫都以琴已焚毁为由,拒之门外。
”蔡邕的声音里,透着一股萧索,“想来,是哪个知情的家奴,为了荣华富贵,将此事泄露了出去。
那张济大概是认为,将此琴献于董卓,或是献于自诩风雅的吕布,便可换来泼天的功劳。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谜底,终于揭晓。
李玄的心中,却生不出一丝轻松。
要他去抢夺一位爱国大儒视若性命的宝物,去献给国贼,以此换取自己逃命的机会?
这比让他直接去杀人,还要让他感到屈辱和不适。
他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门外。
他仿佛能看到王允那张写满失望与痛苦的脸。
书房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李玄在天人交战。
理智告诉他,这是唯一的路。
拿走焦尾琴,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