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铁翼穿林喷药快 一日顶仨效率奇(1/3)
清晨的阳光刚把青峰山的雾气揉散,果园里的露珠还挂在苹果树叶尖上,老赵就已经扛着二十来斤的药桶,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果树行间挪步了。
他这把老骨头跟果园打交道快三十年,打药的活计就像“和尚念经——老一套”,肩扛手压,一天下来胳膊酸得抬不起来,脊梁骨更是像被灌了铅,晚上睡觉翻身都得咬着牙。
“哎哟喂,这罪啥时候是个头啊!”老赵抹了把额头上的汗,那汗珠混着灰尘往下淌,砸在脚边的草叶上,“啪嗒”一声,倒比药桶里漏出来的药还金贵。
他抬头望了望眼前这片足足十亩的果园,果树一棵挨着一棵,枝丫交错得跟“蜘蛛网似的”,想要把药喷到叶片背面,就得把身子往树缝里钻,有时候枝条刮得脸上一道一道的,痒得钻心也没空挠。
旁边帮忙的小孙子小宝才十岁,蹲在田埂上数老赵喷过的树,数到第三十棵就没了耐心:“爷爷,你这喷得也太慢了,我看隔壁王爷爷家昨天用个‘大铁鸟’,‘嗖嗖’几下就喷完半亩地了!”
老赵眼一瞪,手里的压杆都顿了顿:“小孩子家懂啥!那‘铁皮疙瘩’看着花哨,能有咱人工喷得匀?咱这叫‘慢工出细活’,老话都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打药这事儿,差一分都不行!”话虽这么说,他心里却也犯了嘀咕——前几天确实听村里人说,镇上来了个农技队,带了能打药的无人机,说是“效率能顶好几个壮劳力”,可老赵活了大半辈子,总觉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机器哪有手靠谱?
正琢磨着,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嗡嗡”的声响,像一群蜜蜂集体扇动翅膀,却又比蜜蜂的声音更沉稳、更有力。
老赵直起腰往路口望,就见两个穿蓝色工装的年轻人扛着个“大家伙”走了过来——那东西通体银灰,翅膀是折叠的,展开来跟老鹰的翅膀似的,机身上还印着“植保无人机”几个字,正是小宝说的“大铁鸟”。
“赵叔,我们是镇农技站的,来给您演示无人机打药!”领头的年轻人叫小李,笑着举起手里的遥控器,“您先歇会儿,看看咱这‘铁皮怪’的本事!”
老赵将信将疑地放下药桶,抱着胳膊站在田埂上,心里打定主意要挑挑毛病——他倒要看看,这“铁疙瘩”能不能像人一样,把药精准喷到叶片背面。
要知道,果树蚜虫最爱躲在叶背,人工打药都得“睁大眼睛瞅,弯着腰杆喷”,机器要是喷不到,那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小李调试好设备,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
就见那“铁皮怪”缓缓升空,翅膀转动的声音越来越响,却一点不晃,跟“定海神针似的”稳稳悬在半空。
紧接着,它突然往下一沉,离地面不足两米,贴着果树的树梢往前飞——那高度把控得绝了,离最矮的枝条也就半尺远,却愣是没碰到一片叶子,活像“穿花蝴蝶”在林间穿梭,灵巧得让人咋舌。
“好家伙,这技术!”老赵不由自主地往前凑了两步,眼睛瞪得溜圆。
他这辈子见过的打药工具不少,从最早的手动喷雾器,到后来的电动喷雾器,哪一个不是“笨手笨脚”?可这无人机,简直像长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前面有粗壮的枝条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