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宗师风范(1/3)
梧桐巷的青砖灰瓦沉淀着百年岁月,
天边最后一抹夕阳将27号老宅的影子拉得斜长。
斑驳墙面上爬满枯藤,在秋风中簌簌作响。
陈阳推了推眼镜站在院门前,鼻尖突然掠过一缕檀香,这崭新的气味与老宅应有的腐朽气息格格不入。
“就是这里……”扎着马尾的女生死死攥住同伴的手臂,声音发抖:“陈老板,您……能先看看外面有没有问题吗?”
陈阳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蹲下身,用食指轻抚过砖缝间几乎看不见的红线,细微的刺痛感从指腹传来,这是专破术士护体真气的“引魂丝”。
风衣下摆扫过门槛下暗红的朱砂痕迹时,陈阳再次惊讶地发现,那些看似随意的线条,分明是《玄阴录》里记载的“困龙纹”。
看来这宅子里有人布下了杀局,而且手法相当老道。
“你们外婆懂风水?“他装作随意地问短发女生,背在身后的手指悄悄结印。
“外婆年轻时在道观住过。
”短发女孩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烁。
陈阳点点头。
正当他准备推门进去时,马尾辫女孩突然抓住他的袖子:“陈、陈老板,要不您……还是别进去了吧?”
“没事。
”陈阳抽回手臂笑了笑,“有些朋友提前到了,我进去打个招呼,你们先别进来,在外面等着就行。
”
推门而入的瞬间,腕上的「千机锁」骤然发热。
这件雾隐门至宝发出强烈警示,院中蛰伏着七道气息。
老宅的院落不大,中央一棵枯死的槐树伸展着狰狞的枝丫。
陈阳刚迈进院门三步,身后的大门突然无声关闭,门闩“咔哒”自动落下。
“雾隐门陈阳,见过诸位前辈!”陈阳抱拳行礼,清亮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
话音刚落,七道身影从不同方位现形:
槐树后走出持雷纹桃木剑的灰袍老者,是青城山“听雷剑”穆天风,三十年前就以“剑引雷”的绝技名震西南。
屋檐倒悬着腰别七枚铜铃的精瘦汉子,是茅山“七铃道人”张景玄,据说他的招魂铃能沟通阴阳两界。
墙头盘坐转着三枚古铜钱的运动服青年,是金陵“铜钱卦”传人周明轩,一卦断生死,曾用一卦救回猝死的晋商。
槐影里拄蛇头拐的老妪身后飘着纸扎童子,是湘西赶尸匠薛三姑,扎纸成兵术已至合道境。
水缸中突然立起浑身湿漉的和尚,是五台山叛僧苦厄,精通各种邪门咒术。
檐角蹲着穿红肚兜的童子,是长白山参童何小宝,看似幼童实则已百岁高龄。
正屋台阶上悄然现身的旗袍美妇,是姑苏烟霞散人柳如是,曾用一口烟霞让太湖十二盗自相残杀。
七人站位暗合北斗七星,枯槐的阴影正好把陈阳困在阵眼位置。
树梢上的乌鸦突然集体振翅惊飞,黑羽纷纷扬扬落下。
陈阳目光扫过众人,最后看向穆天风:“穆老前辈,五年前的楼兰城论道会上,晚辈有幸见识过您的‘九霄引雷剑’。
”
穆天风一怔,握桃木剑的手明显抖了一下。
“张道长,”陈阳看向七铃道人,“您去年在《道学研究》发表的‘招魂铃现代应用’,晚辈受益匪浅。
”
七铃道人面色微变。
陈阳目光扫过墙头盘坐转铜钱的运动服青年:“金陵‘铜钱卦’传人周明轩前辈,您用的应该是失传的‘金钱问路’吧?”
又看向槐影里的老妪,“湘西薛三姑的纸人点睛秘法,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