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头道岭的马鹿(2/3)
头。
赵炮手走过来,眼睛盯着他们刚买的物资:听说你们最近打了不少灰皮子?
还行,混口饭吃。
郭春海谨慎地回答。
赵炮手突然压低声音:头道岭那边有只马鹿,个头不小。
你们要是有胆,去碰碰运气。
他拍了拍郭春海的肩膀,鹿茸现在可值钱了,一根能换台收音机。
说完,他晃晃悠悠地走了,留下郭春海和二愣子面面相觑。
海哥,马鹿是啥?二愣子好奇地问。
就是大个的鹿,一只顶三四头今天这样的野猪。
郭春海解释道,心里已经开始盘算。
上辈子他直到三十多岁才猎到第一头马鹿,那滋味至今难忘。
回炭窑的路上,两人兴奋地讨论着马鹿的事。
二愣子听说一只马鹿能卖两三百块,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那咱不是发财了?
没那么简单。
郭春海给他泼冷水,马鹿机警得很,一有风吹草动就跑没影了。
而且头道岭地形复杂,这个季节还有黑瞎子活动。
咱有斧头和侵刀啊!二愣子拍了拍背上的武器,信心满满。
郭春海没再多说,但心里已经有了计划。
如果能打到一头马鹿,不仅解决过冬的问题,还能攒下钱,买一把二手猎枪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二天一早,两人带着绳索、斧头、猎刀和侵刀向头道岭进发。
头道岭离炭窑有十几里山路,两人走了小半天才到。
这里地势较高,林木稀疏,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和低矮的灌木,是马鹿喜欢的觅食地。
找蹄印和粪便。
郭春海低声指导,马鹿蹄印比狍子的大,分叉更开。
二愣子学得认真,不一会儿就在一片软土上发现了清晰的蹄印:海哥,这是不?
郭春海蹲下查看,心头一喜:是!而且是公鹿,看这深度,个头不小。
他指着蹄印旁折断的灌木,这是它啃的,新鲜,不超过一天。
两人顺着蹄印追踪,很快又发现了更多痕迹——被啃过的树枝、散落的粪便、蹭过树的毛发...郭春海根据这些痕迹判断,附近应该有三到四头马鹿,其中至少一头是成年公鹿。
看那儿!二愣子突然压低声音,指着远处山坡。
郭春海眯眼望去,只见三百米外的林线边缘,几个棕灰色的身影正在移动。
即使隔着这么远,也能看出它们的体型远大于常见的狍子。
是马鹿!郭春海心跳加速,别出声,慢慢靠近。
两人猫着腰,借着灌木和岩石的掩护向前移动。
距离缩短到两百米时,郭春海示意停下。
他仔细观察鹿群——三头母鹿,一头公鹿。
公鹿体型硕大,头上的角像两棵小树,至少有个分叉。
咱们想办法干下来那头公的。
郭春海轻声说,鹿茸值钱。
他缓缓起身,心里有了计较,就开始往那边潜行。
就在他要接近大马鹿的瞬间,远处传来一声尖锐的哨响。
鹿群立刻警觉地抬头,还没等郭春海反应,就闪电般窜进了林子。
郭春海难得地骂了句脏话,有人惊了鹿群!
二愣子茫然四顾:谁啊?没看见人啊?
郭春海没回答,快步向鹿群消失的方向追去。
两人追了约莫半小时,只找到几处新鲜的蹄印,鹿群早已不见踪影。
算了,今天没戏了。
郭春海看了看天色,咱们先找个地方过夜,明天继续找。
两人在背风处搭了个简易营地,用树枝和油布搭了个窝棚。
郭春海生起火堆,二愣子则用新买的钢精锅煮了一锅面疙瘩汤,撒了点盐和野葱,香气四溢。
正吃着,天上突然飘起了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