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长兄沉似瑾,无声护妹安(1/3)
灵衰之世的晚风总带着点凉意,申时末的日头刚掠过万象书院的飞檐,就把天际染成了淡橘色。
青石板铺就的书院小径上,学子们背着书袋三三两两散开,谈笑声里混着对《五行灵根辨》的争论——有人愁眉苦脸抱怨“灵衰天难修”,有人兴致勃勃讲“金丹修士斩魔”的轶事,唯独走在最后的叶辰瑾,始终安静地跟在人群后,像株挺拔的青竹,自带股沉稳的气场。
他穿的青灰色书院制服熨得平整,袖口没有半分褶皱,书袋斜挎在肩上,带子系得严丝合缝。
寻常学子的书袋里多是典籍、笔墨,他的书袋却在贴近心口的位置,额外裹着个巴掌大的锦盒,用深蓝色丝线缠了三道——那颜色和书院制服相近,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他走得不快,步幅均匀,指尖偶尔会轻轻碰一下书袋里的锦盒,确认里面的东西没晃动,眼底藏着点不易察觉的急切,却被惯有的冷静压着,只在路过岔路口时,脚步悄悄往将军府的方向偏了半分。
“叶兄!明日先生要考《灵脉疏导术》,你不回藏书阁温书了?”身后传来同窗赵砚的声音,带着几分诧异。
叶辰瑾是书院出了名的“勤学者”,往日下学后总要在藏书阁多待一个时辰,连先生都常说“叶家大郎有古儒之风”,今日却刚散学就往家走,实在少见。
叶辰瑾停下脚步,转过身时脸上没什么多余表情,只微微颔首:“家中有琐事,明日晨读时我会温透。
”他没多解释——所谓的“琐事”,不过是想早些回去看看妹妹,这份心思他不想宣之于口,总觉得落在实处比说出来更实在。
赵砚知道他性子沉,也不追问,笑着挥挥手:“那你可别迟到!我还等着借你笔记呢!”说完便转身往藏书阁的方向去了。
叶辰瑾看着他的背影,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下,又很快恢复平静,转身加快了脚步。
青石板被他的靴子踏得“笃笃”响,节奏依旧平稳,却比刚才快了些——他想起今早出门时,张嬷嬷说“小姐昨夜醒了两回,许是妖力又有点躁”,心里总记挂着。
将军府的朱门越来越近,门旁的石狮子在暮色里映出暗沉沉的影子,管家老周正站在门内张望,见他回来,连忙迎上去:“大少爷,您可算回来了!夫人刚还问呢,说小姐今儿下午睡得多,这会儿该醒了。
”
“嗯。
”叶辰瑾应了声,解下书袋递到老周手里,却特意把裹着锦盒的那侧护在手心,“先放我卧房的桌上,不用收拾,我晚些自己来。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厨房炖的小米粥,给小姐留着温在暖炉旁,我看过妹妹再用膳。
”
老周愣了愣,随即笑着应下:“哎,知道了!粥早炖上了,熬得稠稠的,小姐肯定爱吃。
”他跟着叶辰瑾长大,最清楚这位大少爷的性子——看着冷淡,心里却比谁都疼家人。
前几日听说小姐体内妖力不稳,他还悄悄托人去城外的玉矿寻暖玉,连平日里舍不得花的月例钱都拿了出来,这份心细,比二少爷叶沐风还甚。
叶辰瑾没再多说,径直往内院走。
穿过前院时,正好碰到提着药箱的叶沐风,他刚从丹房出来,袖口沾了点淡绿色的药粉,见了叶辰瑾,眼睛一亮:“大哥!你回来了?妹妹刚醒,正跟娘玩拨浪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