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校场演奇阵,棍棒伏宋万(1/3)
分润缴获的狂欢持续了数日。
底层喽啰们酒足饭饱,口袋丰盈,谈论起新头领王凌峰,无不竖起大拇指,赞一声“仗义”、“公道”。
那股因昨日伏击和长久以来被忽视所积压的郁气,似乎都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犒赏中消散了不少。
然而,聚义厅内的空气,却一日比一日凝滞。
王凌峰深知,自己以财帛收买人心之举,固然赢得了底层的拥护,却也彻底触动了宋江、吴用等人最敏感的神经。
那日的庆功宴上,宋江虽笑得爽朗,吴用虽赞得诚恳,但他们眼底那一闪而过的冰冷与审视,如同毒蛇的信子,让王凌峰脊背发寒。
他不能再等了。
必须尽快将这份虚无的人心拥护,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可控的力量。
他需要一支真正听命于自己、并且能打硬仗的队伍。
否则,一旦宋江等人缓过劲来,随便找个由头,便能将他架空甚至清除。
练兵之权,宋江虽未明确授予,却也未曾禁止。
王凌峰以“研习神火,需护卫与演练”为由,从那些受过他恩惠的喽啰中,挑选了三十名体格健壮、眼神机敏、且对他最为信服的青年。
校场边缘,一片被划出的偏僻角落。
三十名精壮汉子列队站立,他们脸上还带着得到厚赏的兴奋,以及对王凌峰个人的崇敬,但队形却依旧松散,眼神中充满了绿林汉子的野性不羁,与真正的军人相去甚远。
王凌峰站在他们面前,目光如冷电般扫过每一张面孔。
他没有废话,开门见山:“诸位兄弟,赏银酒肉,是让你们记山寨的恩,也是让你们有力气操练!从今日起,你们便是我王凌峰的直属小队。
我会教你们不一样的厮杀本事,让你们将来在战场上,能活得更久,杀得更多,立更大的功,拿更多的赏!”
没有空洞的“忠义”口号,直指最实际的利益——活命和功劳。
这话立刻说到了这些底层汉子的心坎里,众人眼神顿时亮了起来,轰然应诺:“愿听王头领号令!”
练兵,开始了。
王凌峰并未一开始就传授高深的战阵,而是从最基础的军姿、队列、转向、行进开始。
要求极其严苛,动作稍不标准,便是厉声呵斥甚至小小的惩戒。
他将军纪的重要性,用最直白的方式灌输给他们:阵型不乱,方能同进同退;令行禁止,方能如臂指使。
过程自然是枯燥且痛苦的。
这些散漫惯了的汉子起初叫苦不迭,若非王凌峰威望正隆且赏罚分明(练得好有肉吃,练得差只能啃冷馍),恐怕早已散伙。
数日后,基础稍固。
王凌峰开始传授他早已准备好的杀手锏——鸳鸯阵。
他以木代刀,以竹为枪,在地上画出阵型图谱,亲自演示讲解。
“此阵,名曰鸳鸯,十一人为一队,长短兵器互助,攻防一体!”他声音铿锵,将戚继光抗倭时打磨出的这套小阵精髓,因地制宜地简化传授。
“队长居前,执旗指挥,左右两名狼筅手(以长竹竿前端保留枝丫代替)护住正面,抵挡箭矢,搅乱敌阵!”
“狼筅手身后,四名长枪手,乃是杀敌主力,依令突刺,无坚不摧!”
“长枪手之间,又有两名刀盾手,护卫侧翼,近身搏杀!”
“最后两人,持镗钯(以叉状树枝代替),既可格挡,又可击敌,更是阵眼枢纽!”
他一遍遍讲解,一遍遍示范小队如何根据他的旗号变幻阵型,如何应对不同方向的来敌。
队员们起初觉得这阵法繁琐古怪,远不如一拥而上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