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晁天王受计募乡勇 众豪强催科害黎民(3/3)
吴用亦捻须道:“宋押司,此恐县衙借刀杀人之计。
吾等万不可中套。
”
宋江笑道:“二位宽心,宋江岂忍见兄长涉险?县尊明言,只教招募乡勇虚张声势,守土自保,并未强令攻山。
”
他凑近低语:“且县衙允诺拨付银两。
此款到手,兄长尽可招兵买马,加固庄院,于己大有裨益。
万一……梁山果真来犯,亦多几分周旋余地。
”
吴用眼珠微转:“贤弟之意,是钱照收,人照募,只守不攻,固守东溪?”
“然也。
”宋江点头,“县尊要的是搪塞主簿的姿态,兄长要的是震慑梁山的实力。
各取所需,岂非两便?”
晁盖思忖半晌,深觉有理。
白得银钱,岂有不纳之理?招募乡勇,亦可壮大声威。
遂拍案道:“好!便依贤弟之计!”
郓城县衙内,主簿闻县令允诺剿山,喜不自胜。
那梁山贼寇断了他财路,正自切齿,苦于无兵。
今番能驱晁盖攻山,成则可泄愤,败亦无损己身。
县令见主簿至,缓声道:“适才思得一策,须借你之力,且看可行否。
”
“大人明示。
”
“东溪村保正晁盖愿为朝廷分忧,招募乡勇征讨梁山。
然其财力不济,望县衙襄助。
奈何库银吃紧,故着你召集乡绅富户捐输。
所得钱款,县衙取七分充公,余下三分拨与晁盖操办。
”
“大人放心!”主簿闻听有油水可捞,拍胸应承,“此事包在卑职身上!那起乡绅平日倚仗官威坐享其利,今教他们捐银御寇,哪个敢推搪?”
翌日清早,主簿领衙役遍贴告示于县城,言梁山贼寇凶顽,戕害保正魏忠,恐祸延全县,号召乡绅富户捐资助饷,招募乡勇,共御强贼。
告示一出,乡绅哗然。
“甚?又要捐输?”张大户在宅中跳脚,“上月才打点了知府,今番又来!”
李员外面沉似水:“名为捐输,实同劫夺!梁山距县城恁远,如何便危及吾等?分明是主簿假公济私,拿吾等钱财作刀!”
怨怼归怨怼,无人敢违。
主簿乃县令心腹,开罪于他,郓城便难立足。
众乡绅只得咬牙,你一百我五十,凑足银两交予主簿。
然这银钱,岂是自掏腰包?
张大户归家立召账房:“今年田租再加两成!便说……县衙征剿捐输,不得不尔!”
李员外喝令管家:“凡有欠债者,不论期至与否,立时催讨!利息再加三分!”
一时间,郓城县鸡飞狗跳。
城西王老汉,守着两亩薄田,本不达课税之数。
里正却引衙役登门,斥其为“隐富”,强索五贯捐银。
王老汉哭告无钱,衙役竟将其耕牛牵走。
老汉当场气厥,醒后抱柱哀嚎:“这世道活不得了……”
城南赵寡妇,夫亡家贫,全凭织布养儿育女。
闻听捐输事起,布庄立时将布价折半,称“时世艰难”。
寡妇日夜赶工半月,换得钱米尚不足糊口,夜抱饥儿,泪湿衾枕。
城北刘二,河上卖力为生,积攒数年欲为儿娶妇。
岂料里正逼捐,囊中为之一空。
寻里正理论,反遭毒打扔回破屋。
刘二卧看屋顶星斗,目光死寂——儿之婚事,又成泡影。
此等惨事,郓城县比比皆是。
乡绅豪富将捐输重负,尽数转嫁于升斗小民。
满城但闻啼饥号寒之声,真个是民不聊生,怨气冲霄!
喜欢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请大家收藏:()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