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考古浮海记> 第21章 法显还国

第21章 法显还国(3/3)

咒虽已模糊,却在红外扫描仪下显露出与牢山经卷相同的笔迹。

    碳十四检测显示,这些贝叶的年代比经卷稍晚,应是法显登陆后在此传法时抄写的。

     “是《摩诃僧只律》的残篇。

    ”张瑜捧着放大镜仔细辨认,忽然指着其中一行梵文轻笑,“你看这涂改的痕迹,和多摩梨帝国出土的绢片上的笔误完全一样——肯定是法显亲手所书。

    ”她从背包里取出个密封袋,里面是枚从佛像手心发现的铜制小佛像,衣纹的褶皱里还沾着海沙,与耶婆提遗址的沙粒成分一致。

     程远蹲下身,发现基座的砖缝里嵌着几缕麻绳。

    纤维分析显示是岭南特有的黄麻,与广州出土的东晋商船缆绳完全相同。

    “是从船上拆下来的。

    ”他忽然注意到麻绳的缠绕方式——三股拧成一股的技法,与法显记载的“斫维断”的商船缆绳处理方式如出一辙。

    张瑜翻开《高僧传》,其中“显于牢山立寺,以船材为佛殿”的记载,正好与基座里的船板残片吻合。

     “厢房地基有贝叶堆积!”郑海峰的声音从走廊那头传来。

    程远和张瑜穿过香火缭绕的大殿跑过去,只见考古队员正从宋代重修的地基下,清理出数十片叠放整齐的贝叶。

    最上面的一片,竟用中文写着“义熙九年春,译于长广”,墨迹的浓淡变化里,还能看出书写者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的笔触。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贝叶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程远忽然发现其中一片贝叶的边缘,刻着个极小的船锚图案,锚爪的弧度与多摩梨帝国出土的青铜锚爪完全相同。

    “是他特意做的标记。

    ”张瑜用软尺测量图案尺寸,忽然笑出声,“你看这比例,正好是那艘200人商船的锚链缩小版——他把航海经历都藏进经卷里了。

    ” 崂山太清宫,夕阳正把海面染成琥珀色。

    程远把贝叶残片与牢山经卷放在一起,忽然注意到两者的纤维纹理在显微镜下能完美拼接。

    “是同一批材料。

    ”他轻声感慨,转头时正看见张瑜望着远处的黄海出神,海风掀起她的长发,鬓角的碎发上还沾着上午清理遗址时蹭到的泥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说,法显看到这片海时,会不会想起印度洋的浪?”张瑜忽然开口,指尖无意识地划过贝叶上的船锚图案。

    程远顺着她的目光望向海面,渔船归航的帆影在暮色里渐渐模糊,像极了千年前那艘载着经卷的商船。

     夜里整理数据时,程远的手机突然震动,是林珊发来的视频——她在西安法门寺地宫,发现了一卷唐代抄本的《法显传》,其中“牢山见藜藿”的段落旁,有行朱笔批注:“叶上锚痕,航者所识”。

    “原来后人早就发现了。

    ”程远把视频拿给张瑜看,屏幕的光映在她眼里,像落了片星海。

     南京秦淮河畔的瓦官寺遗址,程远跪在处宋代地层下,清理块带字的阶砖。

    “显译经处”三个字虽被踩踏得模糊,却仍能看出与《出三藏记集》记载的法显译经地点吻合。

    砖缝的泥土里,嵌着枚青铜笔架,锈蚀的凹槽里还留着朱砂痕迹,与崂山贝叶上的颜料成分完全相同。

     “是译经场的遗物。

    ”张瑜抱着本《建康实录》走来,书页间夹着张刚绘制的遗址平面图,“你看这柱网分布,正好能容纳三十个译经僧同时工作——法显在这里翻译的《摩诃僧只律》,就是用从印度带回的贝叶经本。

    ”她忽然指着阶砖边缘的水渍,盐度检测显示与黄海海水一致,“是从崂山带来的海水,说不定是他特意留存的,用来纪念那段航海经历。

    ” 程远蹲下身,在夯土里发现了半块墨锭。

    成分分析显示其中掺了印度特有的紫檀木烟灰,与多摩梨帝国遗址出土的墨块完全相同。

    “是用两地材料混合做的。

    ”他忽然想起法显在《佛国记》里写的“天竺墨法,汉地松烟,合而为一”,原来并非虚言。

    张瑜递来个密封袋,里面是枚从附近出土的青瓷砚台,砚池的墨迹里,藏着极细的贝叶纤维,与崂山发现的经叶完全相同。

     “藏经阁地基有陶罐!”考古队员的喊声带着兴奋。

    程远和张瑜穿过回廊跑过去,只见机械臂正吊起个东晋越窑陶罐,罐口的封泥上,盖着个小小的“显”字印章。

    打开的瞬间,众人都屏住了呼吸:里面整齐码放着数十片贝叶,最上面的一片用中文写着“义熙十二年冬,译毕”,笔迹与牢山经卷上的批注如出一辙。

     阳光照在秦淮河上,程远展开其中一片贝叶,忽然注意到背面的刻痕——那是幅微型海图,从长广郡到建康的航线清晰可见,每个渡口都点着个小小的佛塔。

    “是他归乡的路线。

    ”张瑜拿出现代航海图比对,发现航线与当今的黄海近海航线几乎重合,“千年前的航海经验,到现在还在用。

    ” 傍晚,程远在陶罐的底部发现了个暗格,里面藏着块折叠的丝绸,展开后是幅简略的航海星图,北斗七星的位置旁,用梵文标注着对应的印度星名。

    “是文化融合的见证。

    ”张瑜轻轻抚摸着丝绸上的星点,“他把中国的导航术和印度的天文学结合起来了。

    ” 离开瓦官寺时,程远把建康的贝叶与崂山的经卷放在一起。

    夕阳的余晖穿过秦淮河的画舫,在两件文物上投下摇晃的光斑,像艘在时光里穿梭的商船。

    张瑜望着远处的朱雀桥,忽然说:“你看那桥洞的弧度,和多摩梨帝国的码头拱门完全相同——说不定是法显建议修建的。

    ” 返航的飞机上,程远望着舷窗外的云海,忽然想起法显在《佛国记》里写的“海深无底,又无下石处”。

    那些曾经让古人恐惧的风浪,如今已变成航图上的等压线。

    张瑜递来本打印好的报告,首页是所有遗址的分布图,用红线连接后,正好组成法显的航海路线,像条跨越亚洲的珍珠项链。

     “你说,我们算不算沿着他的航线,完成了一次反向航行?”张瑜的声音带着笑意。

    程远转头看向她,发现她的笔记本上,画着艘小小的楼船,船帆上写着两个字:“归航”。

     飞机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时,暮色正浓。

    程远拿出手机,给林珊发了条消息,附上所有遗址的照片。

    很快收到回复,是张她在成都平原拍摄的星空图,北斗七星的位置与法显星图完全相同。

     “原来无论走多远,星星总会指引回家的路。

    ”程远轻声说,身旁的张瑜正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眼里的光比星空更亮。

    远处的珠江口,货轮的灯光连成线,像极了千年前那艘载着经卷的商船,在历史的海洋里,永远航行。

     喜欢考古浮海记请大家收藏:()考古浮海记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想让我当反派?我偏要摆烂 反派魔尊,我的女弟子都想弑师! 师门不要我,反手建个更强的 九渊噬主 截云焰 蚀灵玄途 开局放逐南疆,召唤亿万陆地神仙 双界封神:梵天与盘古的遗钥 开局融合AI,我成了天道管理员 父皇,我真是大孝子,您咋吓晕了 记青崖 重生后,她们竟能偷听我的心声 喵仙宗主:从猫薄荷开始证道长生 从邪神开始的旅途 热血传奇之风云再起 陈大夫,孩子醒了[七零] 我站的CP不能BE 你一个女修:拿着万魂幡还咯咯笑 问道录:趋吉避凶谋长生 厨道武尊:熟练度系统 亡灵法师?不,是亡灵谐星! 三千一念 太上武神诀 炼天古鼎 我回京城积功德,以待飞升 希望城主 道宗大师兄 攻略仙尊报错后我改嫁天道之子 风云际会:杨仪传 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 不可名状的路人甲 你来时盛夏 穿越反派靠尴尬变强 亵渎之鳞 万劫仙帝:脚踩星河镇八荒 一念起万劫生 洪荒:我东王公,开局拒绝悲剧 弃子?还是武神 死后变强:我的阴职超进化 天赋觉醒辅助系,好在我是合道境 病娇师姐爱上大反派的我 这滩水过于逆天 修仙家族之万古擎天 蝶笼 破封修凡录 攻略精灵(西幻万人迷NP) 锦鲤修仙,我的情报能逆天改命 宗门牛马?我能截取他人机缘变强 被贬边关十五年,归来已天下无敌 三生缘,三生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