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誓师刘家港(3/3)
极大的勇气。
谁可胜任?郑和问。
现场一片沉默。
在如此风浪中进行水下作业,无异于九死一生。
我去。
王景弘站起身,年轻时在舟山,我处理过更糟的情况。
在郑和的注视下,王景弘率领一队精选的水手,冒着狂风暴雨开始了危险的抢修。
他们用绳索系住身体,潜入冰冷的海水中,在颠簸的船尾固定备用舵叶。
每一个动作都极其艰难,一个大浪打来,就有人被冲开数尺。
郑和下令所有战船点亮灯笼,为抢修工作照明,同时组织水手齐声呐喊,以壮声势。
嘹亮的号子声竟一度压过了风暴的怒吼。
经过近两个时辰的奋战,抢修终于完成。
当王景弘被拉上甲板时,已经精疲力竭,嘴唇冻得发紫,但眼中却闪着胜利的光芒:成了!广积号可以随队出航了!
就在这时,风暴竟然开始减弱。
乌云逐渐散开,一缕夕阳的金光穿透云层,照在湿漉漉的甲板上。
观测台报告:风暴正在转向东北,预计午夜前将完全离开港口区域。
郑和扶住疲惫的王景弘,对众将宣布:这是天意!风暴既退,正是出航吉兆。
传令各船:做好启航准备,寅时出发!
夜深了,郑和独自登上甲板。
月光下的刘家港恢复了宁静,宝船巨大的黑影倒映在渐趋平静的水面上。
他抚摸着船舷上精美的雕饰,想起多年前在昆阳老家庭院里,父亲指着星空告诉他:那些最亮的星星,是航海人的指路明灯。
无论走到哪里,看着它们,就不会迷失方向。
郑公还没休息?王景弘不知何时也来到甲板上,手里提着灯笼。
他已经换上了干爽的官服,但脸上的疲惫仍未褪去。
在想明日启航的事。
郑和轻声道,还有那些反对的声音。
王景弘将灯笼挂在桅杆上:海上生涯就是这样,每次启航都像是永别。
家父当年出征前夜,也是这般在甲板上站到天明。
他常说,在大海面前,所有的纷争都显得如此渺小。
两人沉默地望着远处的灯塔。
忽然,王景弘从怀中取出一枚护身符:这是家母从天后宫求来的。
她老人家说,这符受过九九八十一天香火,能保风平浪静。
郑公若不嫌弃...
郑和郑重接过,发现护身符上绣着风平浪静四个字,针脚细密,显然出自老妇人之手。
多谢王将军。
此去西洋,还需将军这般年轻有为的将领鼎力相助。
这是末将的荣幸。
王景弘望向星空,眼中闪着光,若不是郑公力主出海,我恐怕终其一生也只能在近海巡防。
如今,我们终于要去看那些只在海图上见过的地方了。
寅时三刻,启航的号角终于吹响。
郑和站在舵楼前,看着各船依次升起船帆。
王景弘在他身旁熟练地发号施令,洪亮有力的嗓音在晨雾中回荡:
升主帆!
起锚!
各船保持间距!
当最后一面帆升起,庞大的船队开始缓缓移动。
二百零八艘舰船如一条巨龙,缓缓游出刘家港,驶向浩瀚的东海。
郑和回头望了一眼渐渐远去的海岸线,然后坚定地望向无垠的远方
目标,西洋!
喜欢大明太监秘史请大家收藏:()大明太监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