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爪哇迷雾(1/3)
陆地!是陆地!
了望手的呼喊声在清晨的海面上炸开,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
经历了六十多个日夜的航行,面对一成不变的蔚蓝与天际线,这声呼喊具有摧枯拉朽的力量。
疲惫不堪的水手们如同潮水般涌向船舷,挤在栏杆边,伸长脖子望向那片逐渐清晰的、苍翠的海岸线。
许多人眼眶湿润,用粗糙的手背擦拭着眼睛。
空气中已经能闻到一股混杂着陌生花香和热带植物腐败气息的、浓郁而湿润的味道。
终于到了!王景弘站在郑和身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陆地的气息灌满肺叶,数月来紧绷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真正松弛的笑容。
郑和没有说话,他举起那支精心保管的单筒望远镜,缓缓地、仔细地扫描着海岸线的每一个细节。
港口、山峦、植被……突然,他移动的镜头停住了,眉头微微蹙起。
传令各船,他的声音不高,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在港外一里处下锚,呈防御阵型展开,暂缓靠岸。
为何?王景弘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转为疑惑,我们已经到了爪哇,为何不直接入港?
你看那边,港口西侧山林上空。
郑和将望远镜递给王景弘,指向几个方向,那几处升起的烟柱,颜色乌黑,笔直急促,绝非寻常炊烟。
那是燃烧房屋和仓廪才会有的景象。
岸上正在交战。
王景弘接过望远镜望去,脸色渐渐凝重。
透过镜片,他不仅能看清那几股不祥的黑烟,甚至能隐约看到海岸边一些烧毁的村落残骸,以及一些微小如蚁、但动作迅捷、手持反光长矛的身影在岸边巡逻。
就在船队缓缓调整队形,巨大的铁锚相继沉入海底之时,十余艘狭长、敏捷的爪哇战船从主要港口方向疾驰而出,船头飘扬着黑色的旗帜,船身两侧密密麻麻站着头缠布巾、手持弓矛的士兵。
为首的战船上,一个身材魁梧、满脸横肉的将领手按腰刀,用当地土语高声呼喊,语气凶狠,充满威胁。
精通南洋诸国语言的马欢早已赶到郑和身边,他侧耳倾听,脸色渐渐发白。
大人,是西王(注:指当时西爪哇的统治者)的军队。
他们宣称港口区域已被封锁,要求我们立即表明立场和来意,否则……否则将视我们为东王(注:指当时东爪哇的统治者)请来的援军,格杀勿论。
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宝船上的官兵们下意识地握紧了武器。
郑和沉吟片刻,目光扫过那些充满敌意的战船,冷静下令:升起大明龙旗与所有旌节仪仗。
鸣放礼炮三响,示之以威,亦示之以礼。
命令迅速被执行。
代表着大明皇帝威严的明黄龙旗在主桅顶端猎猎展开,同时,三声震耳欲聋的炮声依次响起,巨大的声浪在海湾内回荡,惊起远处丛林中的无数飞鸟。
那支西王的小型舰队明显产生了迟疑和骚动,前进的速度慢了下来。
几乎在同时,另一支规模稍小、悬挂白色旗帜的船队从南面一个隐蔽的小河口驶出,快速向大明船队靠近。
东西二王的使节,看来都到了。
王景弘低声道,手不自觉按在了剑柄上。
西王的使者首先通过跳板登上了清和号。
他带着一队十余名全副武装、眼神彪悍的卫士,态度倨傲,甚至没有按照礼节先行问候。
奉西王令旨,他开门见山,语气生硬,所有外来船只,欲停靠本王辖下港口,必须先行缴纳千两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