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授课(2/3)
师兄望来,立刻挺直腰板:“俺修炼是为光耀部族!待俺修成神通,定要叫那些欺辱我族的雪原妖狼血债血偿!”
“为了报仇?”莫怀远微微挑眉。
“也不全是……”北境少年挠了挠头,“俺娘说,修炼到高深处能呼风唤雨,那样族人冬天就不用挨饿了。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殿内响起几声轻笑。
莫怀远却点了点头,目光继续移动。
这次落在一个南疆少女身上,她穿着绣满虫鸟花纹的短褂,手腕上缠着七色丝绳。
“回师兄话,”少女声音清脆如铃,“我们巫族修炼,为的是与天地万物沟通。
祖婆婆说,当你能听懂山风低语、溪水歌唱时,才算真正踏上道途。
”
许星遥听得入神。
这些回答有的宏大,有的质朴,却都透着真诚。
他正思索着自己的答案,忽听前排传来一声嗤笑。
“蛮夷之见。
”一个束着金冠的少年不屑道,“修炼当然是为掌握力量。
这世间弱肉强食,唯有力量才是永恒真理。
”他说话时,袖口隐约露出缠绕在手腕上的金丝,每根丝线上都串着三颗米粒大小的骷髅头。
殿内温度似乎骤降了几分。
莫怀远盯着金冠少年,声音冷得像墨雪湖底的玄冰:“楚惊鸿,你楚家血炼之术虽强,却终究是旁门左道。
道宗包容百家,但核心从来都是‘道法自然’四字。
”
楚惊鸿脸色微变,却不敢反驳,只悻悻地低下头。
“还有人要回答吗?”莫怀远环视众人。
许星遥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举起手。
见师兄点头示意,他站起身,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发颤:“弟子……弟子觉得,修炼该是为苍生立命。
”
话一出口,殿内顿时响起一阵哄笑。
那个叫南宫羽的锦衣少年笑得最夸张,险些从蒲团上滚下来。
“听听!一个泥腿子要‘为苍生立命’!”
“怕是连《道德经》都没读过吧?”
“种地的懂什么苍生……”
嘲讽声如潮水般涌来。
许星遥耳根发烫,却固执地站在原地。
他想起离家前那个干旱的夏天,龟裂的田地里奄奄一息的禾苗;想起县衙差役来收税时,父亲佝偻着背递上最后几枚铜钱的模样。
“肃静!”莫怀远一声冷喝,殿内立刻鸦雀无声。
他深深看了许星遥一眼,突然问道:“你可知‘为苍生立命’意味着什么?”
许星遥老实摇头:“弟子不懂大道理。
只是……若修炼真能呼风唤雨,那旱季是不是就能多下几场雨?若能移山填海,发洪水时是不是就能救更多人?”他越说声音越小,“我爹说,有能力的人,就该多担待些……”
殿内静得可怕。
莫怀远的表情变得极为复杂,他沉默许久,才缓缓开口:“《太始真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许星遥,希望你记住今日所言。
”
莫怀远负手而立,目光如古井般深邃。
殿内烛火在他靛青道袍上投下摇曳的光影,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如松。
“诸位可知,”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似晨钟般在殿内回荡,“我太始道宗为何能历经九劫而不倒?”
殿内弟子屏息凝神。
窗外一片竹叶飘落,在触及殿门时无声化为齑粉。
“非因太始神鼎镇压气运,”莫怀远指尖凝聚一点青光,化作青铜鼎虚影在掌心旋转,“非因《太始真经》玄妙无双。
”鼎影破碎,化作星芒消散。
他缓步走下石台,靴底踏在青玉砖上竟不发出半点声响:“昔年大劫滔天时,第三十六代祖师自碎道茧,以毕生修为补全护山大阵;道魔之争,问剑崖一脉弟子三百人集体兵解,以剑气长城镇守山门。
”
莫怀远突然驻足,袖中飞出一幅画卷在殿顶展开。
画面中,一个布衣老者正在荒村为孩童把脉,指尖流转的赫然是太始宗嫡传的青玄真气。
“道宗根基,在于道字。
”他轻抚腰间乌木剑,剑鞘上“为天地立心”五个古篆微微发亮,“若只求长生久世,与山间老狐何异?若只顾争强斗狠,又与妖魔邪道何别?”
殿外忽有惊雷炸响,暴雨倾盆而下。
雨滴却在触及殿檐前诡异地悬停空中,形成一片晶莹水幕。
水幕中浮现出历代道宗弟子行走人间、济世救民的画面。
“朝闻道,夕死可矣。
”莫怀远的声音突然变得缥缈,每个字都引动天地灵气共振,“今日传道于尔等,不求你们将来个个成就太始之境,但望有人能明白——”
他剑指轻划,悬停的雨滴瞬间凝成九个水光大字:
「为众生护道,方为真修」
字迹维持三息后轰然散落,却在接触地面时化作朵朵青莲。
许星遥看得分明,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