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全家一起发力(2/3)
着不容忽视的霸气和热量。
卤味的王国:整整一百斤色泽深沉、五香透骨的卤味——猪头肉、猪蹄、牛腱、鸡鸭胗……在巨大的盆钵中层层叠叠,凝结的胶质闪着诱人的光泽,是漫长寡淡日子里最可靠的慰藉。
冷热小炒的协奏:二十份油亮诱人的凉拌肉片;二十份酱香浓郁、啤酒味悠长的啤酒鸭;十锅金黄澄澈、滋补暖心的炖鸡汤;五锅汤汁乳白、骨髓喷香的大骨汤;更有十份嫩滑的炒猪肝、十份脆嫩的炒腰花、二十份带着山野清气的炒野菜、十份爽脆开胃的凉拌鱼腥草(折耳根)。
它们填补着主菜之间的缝隙,提供着丰富的味觉层次。
主食的汪洋:两百个雪白暄软的大馒头、两百个馅料饱满的包子、两百个层次分明的花卷,堆积成碳水的高原。
五十碗皮薄馅鲜的抄手、五十笼肚大溜圆的饺子,是便捷的温暖。
两百个金黄甜糯的红薯饼、两百个带着玉米清香的玉米粑粑、两百根蓬松酥脆的油条,散发着油炸的致命诱惑。
三大锅内容丰盛、滋味豪横的杀猪菜,则是东北风情的最后狂欢。
点睛的灵魂伴侣:二十碗浓汤赤酱、铺满厚切牛肉的面条;两大盆金黄酥脆、嚼劲十足的脆哨;两大盆酱香浓郁、油润喷香的肉臊;二十斤炼得焦香金黄的油渣;以及整整一百斤雪白凝脂、香气霸道的猪油!它们是点亮平凡、赋予食物灵魂的点睛之笔。
浓郁的香气交织、升腾,几乎化为有形的雾气,填满了堡垒的每一寸空间。
这浓烈到化不开的烟火气,是末日降临前最后的、最盛大的味觉狂欢。
每个人的鼻腔和味蕾都在无声地呐喊,胃袋在记忆中贪婪地搜寻着相似的满足感。
这是属于平凡生活的、极致丰饶的绝唱。
夏微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复杂情绪。
她走上前,目光扫过这庞大、喧嚣、充满生命力的食物方阵。
指尖轻触,意念流转。
如同神只收拢神迹,一份份凝结着心血的菜肴、一盆盆香气四溢的油脂、一笼笼雪白的主食……连同那弥漫在空气中的、令人心安的烟火气息,瞬间被无形的力量吞噬,消失在众人眼前,被妥善封存进那个超越物理法则的保鲜空间之中。
末日的阴影如同低垂的铅云,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窗外,世界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滑向混乱的边缘。
夏微被母亲曾源牢牢地“钉”在了家里,那道门仿佛成了她与世界最后的、也是最坚固的屏障。
尽管她自觉身体早已痊愈,骨子里那份属于年轻人的躁动能轻易点燃,但在母亲忧虑的目光下,她也只能将这份无处安放的精力,尽数倾注在方寸之间的电脑屏幕上——为那个不可知的未来,筑起一座属于她的小小“堡垒”。
快递员的身影成了这个特殊时期最令人心跳加速的风景线。
每当引擎声在楼下响起,夏微的心便提到了嗓子眼,直到沉重的脚步声停在自家门前,响起笃笃的敲门声。
她几乎是屏着呼吸,以最快的速度开门、签收,再将那些沉甸甸的、印着不同logo的纸箱拖进玄关,唯恐慢了一步,那点脆弱的秩序就会崩塌。
玄关,早已不复往日的整洁,如今更像一个微型仓库。
纸品堆成了小山:20箱卷纸像粗壮的树桩垒在墙角;20箱抽纸的包装洁白崭新,散发着淡淡的木浆气味;5大箱婴儿纸巾柔软如云朵;50袋湿纸巾鼓鼓囊囊,带着消毒水的冷冽气息;20卷洗脸巾整齐地码放在最上层。
属于女性的隐秘保障被郑重其事地码放在最里侧:20箱卫生巾、20箱护垫、20箱安睡裤,以及300条一次性内裤,像一列列等待检阅的士兵,无声诉说着对未来的审慎考量。
角落里,100盒印着避字样的纸盒被小心地藏在其他箱子后面,这是她顶着母亲略带责备却最终默许的目光下的单——“万一……总有用处。
”她在心里这样说服自己,也说服母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衣物区则充满了更踏实的温度感。
男女袜子各200,棉质的、透气的,厚厚几沓;冬季加绒袜,男女各100双,毛茸茸的手感带来暖意。
毛绒鞋和毛绒家居服,每人三套,蓬松柔软,像随时能拥抱身体的温暖云团。
加厚毛衣,男女款各30件,高领的、圆领的、开衫的,占据了另一个角落,厚重的羊毛气息弥漫开来。
保暖内衣是全家人的盔甲,每人三套基础款,紧实贴身。
而目光落在孩子们的小小衣物上时,夏微的眼神变得格外柔软。
她仔细地摩挲着那些细小的保暖内衣,不同尺码各备了两套,从她现在穿得正合适的,到明显大上一号、两号的。
“总要长大的……”她低声自语,指尖拂过那些空荡的袖管和裤腿,仿佛已经看到孩子们在未来的寒冬里拔节生长,这些衣物是为他们预留的生长空间,像为小树预留了伸展枝桠的土地。
最后一个巨大的包裹被拖进来,封箱胶带绷得紧紧的。
夏微靠在堆积如山的纸箱堡垒上,额角沁出细汗,胸口微微起伏。
环顾四周,目之所及皆是囤积的“安全感”——冰冷的数字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触手可及的物资壁垒。
这壁垒暂时隔绝了窗外的喧嚣与未知的恐惧,将她和孩子们包裹其中。
空气里混杂着新纸张、新布料和塑料包装膜的气味,有些刺鼻,却奇异地让她那颗悬着的心,落下了几分。
只是,看着那几乎要堵到天花板的纸箱,再看看手中最后一个未拆的包裹,一丝茫然还是悄然爬上心头:这些,真的够了吗?在真正的凛冬降临之前,她还能为这个小小的避风港,再添上一些保障
指尖拂过冰冷的金属货架,夏微眼神专注,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扫描着这片物资的荒漠。
心念微动间,刚刚搜罗的“战利品”——小山似的儿童零食、色彩斑斓的玩具、厚厚一摞成长书籍——瞬间消失,被无声无息地吞噬进她体内那个恒定的、静谧的异度空间。
没有片刻喘息,她转身便扎入了下一片货区。
目标明确,动作迅捷得近乎本能。
“安安的口粮,绝不能断。
”这个念头像钢印烙在心头。
婴幼儿奶粉区是她此行的重中之重。
指尖在罐身上划过,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一阶段、二阶段、三阶段……她像最严谨的工程师,精确地垒起了通往未来的阶梯:各三十罐。
冰冷的金属罐体在空间角落里沉默地筑起一道高墙,那是安安未来几年安稳的基石。
囤积生存物资是本能,但孩子的世界不能只有生存。
想到两个小家伙可能被长久地困在安全却狭小的空间里,夏微的心便揪紧了。
“能让他们只剩下恐惧和等待。
”
她疾步走向电子区,两台大容量、可离线存储的投影仪被果断收入囊中——那是通往无数光影故事的窗口。
紧接着是画板、水彩笔、蜡笔……各色十套,A4纸与画纸沉甸甸地各搬了两大箱,橡皮泥和手工玩具套装也毫不手软地各拿了二十套。
学习用具,二十套整整齐齐码放进去。
这些不是简单的物品,是她为孩子竭力保存的“色彩”与“可能”。
故事书更是精神食粮的重镇。
能发声讲故事的早教机十台,普通的故事绘本、儿童文学经典……她目光如炬,确保每一种都至少掳走一本,在空间的书架上形成一个小小的童书馆。
最后,她的目光投向了更严肃的领域:野外生存指南、急救手册、基础机械维修……这些厚重的工具书被她郑重地请入空间。
在不确定的末日里,知识是另一种武器。
紧绷的神经也需要松弛的缝隙。
她走向文学区,手指在书脊上快速跳跃,各种体裁的小说——厚重的长篇、精巧的短篇——被迅速筛选,最终凑足了五十本,像收拢了五十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空间无声地接纳着这一切,仿佛一个无底洞。
夏微抹了把额角并不存在的汗,环顾四周,货架已空了大半,这只是漫长储备之路的一小步,但每一步,都在为那个脆弱的“家”,增添一分在末日中挣扎下去的底气。
短短一个月,97万巨款竟已消耗殆尽,只留下空荡的银行账户和一纸沉甸甸的装修清单。
金钱在末日倒计时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夏微知道,必须争分夺秒,将承载着过往生活的旧宅尽快变现——每一分钱,都将是未来生存的基石。
视线投向新家,这处倾尽所有打造的“方舟”。
286平方的空间被精心分割,六间卧房,每间25平方,格局简洁而实用,承载着八口人未来的日日夜夜。
厨房有36平方,两个储物柜倚墙而立,中间簇拥着一台巨大的冰箱——三间卫浴,占地30平方,50平方的客餐厅。
而房间安排,夏微与丈夫的房间放着安安的加宽婴儿床
芝芝拥有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门后藏着女孩的私密与成长,也预留着未来与妹妹共享的陪伴。
夏阳夫妇、夏阳的岳父母、林亦博的父母、夏微的父母……四对长辈夫妇各自占据一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书房,成了夏阳和林亦博的精神锚点。
那台高配的游戏电脑,硬盘里塞满了离线视频、电子书、生存资料,当然还有他们最喜欢的单机游戏——这是他们为漫漫长夜和无尽孤寂准备的“精神食粮”。
两个赠送的宽阔阳台,被赋予了至关重要的使命。
不再是赏景的露台,而是生存的能源前线。
深色的太阳能发电板整齐铺开。
角落里,一排排绿植和花盆倔强地生长着,嫩绿的枝叶在冰冷的钢铁与水泥间探出头来。
这点滴的绿意,是末日灰暗中不可或缺的生命象征,是绝望里不肯熄灭的希望火种。
夏微抚过一片新叶,指尖传来微弱的生机——这,也是需要守护的“未来”。
夕阳的余晖在新房的空寂走廊里拉出长长的影子,夏微独自徘徊了一下午。
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冷的墙壁,脑海中翻腾的却不是对新家的憧憬,而是一张张无形的、亟待填补的物资清单。
药品、净水片、应急工具……每一个空缺都像张开的嘴,无声地吞噬着所剩无几的安全感。
“钱,需要更多的钱。
”这个念头像冰冷的藤蔓,缠绕住她的心脏,越收越紧。
积蓄耗尽,旧宅待售,远水解不了近渴。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焦虑。
绝路?不,她还有一副嗓子,一部手机——那是她曾经的战场。
曾经让她安身立命的主播身份,因安安的降生而沉寂多时。
此刻,为了襁褓中的孩子,为了这一大家子在末日洪流中能多一分存续的筹码,她必须重拾旧业。
没有预告,没有预热,她就在这尚弥漫着装修气味的新房里,毅然按下了直播键。
镜头亮起,熟悉的界面,却是不再熟悉的语境。
她竭力压下眼底的疲惫与忧虑,调动起尘封的“营业模式”,笑容依旧明媚,声音依旧清亮,仿佛窗外并非暗流涌动的末世前夕。
观众们涌入,打趣、互动、礼物特效闪烁……虚拟的热闹像一层薄薄的糖衣,包裹着内里冰冷的生存诉求。
当晚十点,屏幕暗下。
喧嚣褪去,疲惫如潮水般涌来,但夏微的眼神却异常清醒。
后台显示的数字——一千块。
这微薄的“战利品”,在往昔或许只是一餐饭、一件衣,此刻却重逾千钧。
她没有丝毫犹豫,抓起外套便融入了城市的沉沉夜色。
深夜的药店,灯光惨白而清冷。
她辗转三家,像一个精明的猎手,用这来之不易的一千块,精准地换取着生存的筹码:抗生素、止痛药、消毒水、纱布、基础慢性病药……每一盒、每一瓶都轻飘飘的,却又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
走出最后一家药店,手中的袋子依旧显得单薄,这点药品,在可能降临的灾难面前,不过是杯水车薪。
夜风带着凉意吹拂着她的脸庞,疲惫的身体渴望休息,但心中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