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生计(1/3)
第二日中午,照例是上完课吃过午饭之后,林璟宣就拉着林璟砚往书肆走。
这是镇上唯一的一所书肆,书肆东家姓王,人们习惯叫他王家书肆,这是分店,总店在府城,书肆离私塾不远,走了约莫一刻钟的时间就到了。
进了书肆,林璟宣还是先去书架那逛了逛,这里有一本关于四书的注解书,他每回来都会看几页。
估摸着离下午上课的时间剩的不多了,林璟宣就合上书,走到前面掌柜那里询问抄书的事情。
王掌柜是这家书肆东家的族人,为人也算和善,也不因为林璟宣年纪小,就不给他机会,他让林璟宣在纸上写两行字,待写完一看,就觉得眼前这个孩子的字还是不错的。
“公子年纪看着虽小,但这一手字倒是不错,这样吧,你第一次抄书,就先从三字经抄起吧,抄一本50文钱,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
林璟宣知道第一次往往价格都会比较低,能有50文已经很不错了,就忙接下这个活。
纸是书肆出的,三字经林璟宣自己有,就没有拿书肆的,这就能少交点押金,最后林璟宣把自己手里的20文钱递过去当作押金,拿上书肆给的抄书的专用纸,约定3天后交稿,这笔生意就成了。
林璟砚在一旁看着眼热,奈何自己的字刚刚书肆掌柜没看上,林璟宣安慰自己的二哥说没事,以后有的是机会。
回私塾的路上,林璟宣看到街上还有叫卖豆腐的,豆腐一般都在早上卖,到了这个时候都是卖剩下的。
林璟宣突然想到好像自己前世在电视上看到过自己做豆腐脑的,如果自己家做点这个来卖,应该还是不错的。
因为想到这个,林璟宣很是兴奋,等晚上回到家就忙仔细回忆具体步骤。
首先就是得把黄豆浸在水里,大概经过一个晚上泡胀变软后,在石磨盘里磨成豆浆,再滤去豆渣,煮开。
接下来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必须要点卤。
具体怎么制作卤水他有点记不得了,只记得点卤用盐卤或石膏卤。
盐卤倒是比较容易,再加点八角、桂皮、小茴香啥的估计能成吧。
既往已经有人卖豆腐了,他想试试自家能不能卖点豆腐脑。
林璟宣想了个大概,具体的还是得靠实践。
第二日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林璟宣就提出了这个想法,“三娃子,你说这法子是你从书上看到的?”林沐想着这书上还能教这个,又想着这要是能成功,自家也能添个进项,不然家里的银钱真的供不了几年儿子了。
最后林老头拍板决定先用少量的黄豆试一试,黄豆是自家种的,量不多,所以只能用一点试试了。
家里的女人们就按照林璟宣说的那样,一步一步的尝试,磨盘是家里就有的,毕竟麦子需要磨成面粉。
林璟宣说了步骤,就不再管制作的事,今日夫子又教了新的知识,他还得温习,他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他如今已经十一岁,再学两年,他就去考县试,所以时间格外重要。
待林璟宣次日放学回来时,就见一家人喜气洋洋的,他心下了然,豆腐脑成了。
“三娃,你这个法子当真妙啊,我和你大伯娘做着试了试,结果还真成了”,李氏一脸兴奋,说话间,大伯母何氏就给两人林璟宣兄弟两人端出来两碗豆腐脑,“娘,你们做出的这个看着就好吃,白白嫩嫩的”林璟砚也很是高兴。
林璟宣尝了一下,软软的很是